1948年12月7日晚,國民黨軍第35軍抵達北平西面130公里處,并在附近的新保安鎮宿營過夜。次日清晨,當他們再次醒來時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重重包圍。當得知鎮外的是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第2兵團,第35軍軍長郭景云自知即使突圍出去,也必定遭到該兵團3個縱隊圍毆,不如就地固守待援。
3路援軍最后全部失敗
隨后3天,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一口氣派出了3支援軍,其中包括張家口的第105軍和北平的第16軍、第104軍。畢竟第35軍是他從綏遠起家的基本部隊,又是戰區頭號王牌,實在割舍不得。可惜,此時的國民黨軍已日薄西山,這些援兵不要說救別人,自己一出城都要擔心自身難保,因此士氣過于低落,戰力有限。
奉命東進的第105軍還沒出城,張家口就遭到了華北野戰軍第3兵團圍攻,多處外圍據點丟失,只能退回固守。從北平出發的第16軍軍長袁樸系黃埔1期畢業,對救援傅系部隊本就不太熱心,加上此前部隊連遭重創,一直踟躕于康莊一線,結果遭到隨后入關的東北野戰軍部隊猛攻,很快潰不成軍。
圍城部隊下達最后通牒
僅有第104軍安春山部還有些成果,一度攻擊到4公里外的馬圈一帶,但也成了強弩之末,最后在圍城部隊反擊下潰散,軍長安春山也被俘虜,最后假扮成伙夫才僥幸躲過盤查,一路逃回了北平。三路援軍都失敗后,第35軍召開內部會議,研究自行突圍,準備全軍向南突進山區,或者直接沖向西南方向的大同,那是山西省內除省會太原外碩果僅存的據點,還能支撐一陣。
12月11日,郭景云向傅作義去電請示突圍事宜,但遭到否決。郭景云遂放棄突圍計劃,一心強化新保安工事,準備最后再拼一把。13日,圍城部隊在西門外豎起勸降標語,同時送了最后通牒:“你們突圍已不可能,困守只有被殲。現給新保安準備下8萬發炮彈,你們如接受勸告,應即派人接洽,將部隊開到指定地點,聽候改編。”
王牌軍覆滅于新保安
出于對傅作義的忠誠,郭沒有接受勸降,拒絕了最后的生機。12月21日晚,對新保安的總攻開始,第35軍雖然善戰,但畢竟被困十余日,官兵又疲憊又饑餓,戰斗力大減,加上攻城部隊炮火十分猛烈,次日上午城墻就被突破,被炸開多處缺口,攻城部隊蜂擁而入,巷戰至22日下午,基本占領全城,郭景云在指揮所房頂眼看大勢已去,遂舉槍自戕。
戰后,國民黨方面為了給臉上貼金,在官方戰史上記載:“第35軍全軍官兵,無一生還”。但實際上,新保安城內受傷陣亡的國民黨軍僅3000人,被俘的則多達1.26萬余人。不過,在新保安被圍殲的僅是第35軍的2個師,其主力第262師留守北平,并未出征;后來傅作義以該師為基礎,又重建了第35軍。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第35軍也接受了和平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