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是中國的國殤之年,周恩來、朱德和毛主席三位黨和國家的核心領導人都先后在這一年離開了中國人民,從而使得中華大地上上密布著愁云慘霧、中華人民心中充斥著沉痛哀思。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走完了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闔然辭世。周恩來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周恩來走完了,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周總理一生沒有子女,沒有房產、沒有墓地,兩袖清風,鞠躬盡瘁,他是真正意義上的偉人。他悄無聲息地走了,一如來時,了無痕跡,宛如蠟燭淚干,只留下一片民族光明。
周總理的這種偉大的人格使得中國人民對他的逝世感到無比沉痛和哀思,全國人民都發自內心地想要再看周總理一眼,再陪周總理一程,于是,在首都北京,出現了“十里長街送總理”感恩又心酸的一幕。
毛主席和周總理一直都是最親密的戰友,是最默契的搭檔,可是毛主席當時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在周總理的葬禮上過。毛主席從來都是一個重視革命友誼的人,卻為什么沒有參加周總理的葬禮呢?這背后難道有什么隱情嗎?
1976年1月8日上午9:57,周恩來總理的心臟永久地停止跳動了。
在此之前的十小時內周總理的醫療報告不斷發送給主席。毛澤東靜靜地看著這些疾病報告、治療計劃和救援計劃的報告,不停地用抽煙來掩蓋自己內心的緊張和牽掛,一生信奉無神論的毛主席,此時此刻內心也是多么希望上天能把周總理多留在人世間一段時間。中國人民需要他,中國共產黨需要他,中華人民共和國需要他。
令人氣憤和絕望的是,上天終究是無情地摧毀了所有人最虔誠的祈禱,周總理的心臟永遠停止跳動了。張耀祠獲悉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后,馬上來到主席大廳,告訴正在毛澤東臥室外面值班的護士小于,小于拿起通常使用的鉛筆,一支非常輕便的筆此時也變得非常沉重,她在一張經常用歪斜的筆跡報道事情的白皮書上寫下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她把紙放在主席廳的桌子上。她不敢直接把這個悲慟的消息告訴毛主席,這將是對毛主席精神的一次沉重打擊。
這時主席正躺在床上,閱讀著魯迅選集。在主席臥室值班的是小孟,小孟聽到外面有人走在大廳里的聲音,根據過去的經驗,她知道是有人送來了便箋或其他東西。她便安靜地走了出去,慢慢在大廳的長桌子上看到小于寫的那張紙條。她有點緊張,似乎意識到不幸的消息會降臨,但還是忐忑不安地拿起了那張紙,眼前清楚地出現了一行字,她看了看,然后瞬間凝固成一尊雕像,凝視著手中拿著的那張紙,眼淚不由自主地滾到她的臉頰。小孟把紙疊起來把它放在口袋里。她擦干眼淚,裝作平常的樣子回到了主席的臥室,此時主席仍在看書,他甚至沒有注意到小孟去了大廳。小孟假裝什么也沒發生。她又坐在主席床旁邊的沙發上,很茫然地拿起書看著,起碼裝作看書的樣子,能讓她覺得可以掩飾自己悲慟的神色和心情。
中午吃完飯后主席休息了兩個小時,下午三點以后政治局寄送了總理去世報告的副本。小孟拿到后,通過反復觀察覺得主席醒來后精神還不錯,她決定找到一個機會告訴主席周總理去世的消息。
按照慣例, 小孟先給主席看了一些報紙、讀取文件。她先讀了一些東西,然后她覺得她再也無法隱藏它了。然后她停了一會兒,拿起訃告的清晰副本,她平時給主席讀報紙時總是聲音很高,并且非常快,而此時此刻她的聲音突然變得異常低沉而緩慢: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一個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因為癌癥治療無效,于1976年1月8日上午9:57去世。
主席聽了這個讓人痛心的消息后,慢慢地閉上眼睛,皺著眉頭,過了一會兒,閉著眼睛流下的眼淚流到了臉頰上。小孟雖然早已泣不成聲,還是堅持用哽咽的聲音讀完了訃告。
主席一言不發,讓眼淚靜靜地流淌,眼淚從他的臉頰流下來,在嘴角流到脖子上。此時,沒有什么話可以用來表達主席內心的感情,在一起數十年,共同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的得力助手周恩來同志就這樣永久地離開了,這對于毛主席的精神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本已病了多年的毛主席感覺更加的身心疲憊、無助無力,他不由自主地摸索著想離開臥室,想去看看親密戰友最后一眼。可是,虛弱的身體又讓主席的嘗試變得蒼白無力,他只能繼續躺在床上悲傷著。
旁邊的人都舉手無措,不知道怎么辦,也不知道說些什么。寂靜的悲傷充滿了主席的臥室,此時主席臥室的氣氛,仿佛這里的空氣在結冰,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沉睡。
總理的追悼會于1976年1月15日下午舉行 。在這之前,輪椅、氧氣袋所有救援措施已準備就緒,做好了主席參加追悼會的一切準備。可是,就在14日晚上,已經病重的毛主席身體狀況又突然惡化了,很多次他根本坐不起來,更不用說站立了。
小孟打電話問汪東興:“關于總理的追悼會,您想告訴主席參加嗎?”汪東興回答:“政治局尚未發布邀請主席參加追悼會的通知。不要問主席是否參加。”
就這樣,一方面因為毛主席的身體條件確實不允許,另一面也因為政治局可以回避安排,毛澤東就沒有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
然后,“四人幫”卻對曾經一心為民、赤膽忠心的周總理感到深惡痛絕,因為周總理一生為黨為國,曾經多次成為他們犯上作亂的障礙。喪心病狂的“四人幫”借機多次對向總理致敬的人進行了各種干預。禁止穿黑紗的東西、禁止追悼會,還冠冕堂皇地打出不要影響“抓住革命,促進生產”的旗幟。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不悲何事可悲!
更讓人氣憤的是,“四人幫”在這個舉國悲慟的時刻卻聚眾說笑,打撲克看電影,聽音樂,他們用瘋狂和冷血放肆地在全國人民的撒口上撒鹽,在全國人民悲痛的陰影中丑陋地搖擺著放肆的情緒。江青還故意穿了一件根本不穿的紅色毛衣,十分刺激和傷害全國人民對于周總理的緬懷和哀思之情,但是,“四人幫”猖狂已久,廣大人民敢怒不敢言。
沉痛哀悼周總理的人民群眾感到既憤怒又迷惘、既無助又渴望!他們想不通為什么“四人幫”要壓制人人敬愛的周總理的哀悼活動?他們多么希望偉大的領袖、不落的紅太陽毛主席能出來說一句話或者做一個無聲的動作,那都是對他們心中最敬愛的周總理莫大的肯定,也是對他們悼念周總理的支持。可惜,毛主席并沒有出現。
人們開始用另外一種方式寄托他們心中的渴望。當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周總理住院期間,毛主席還親自去醫院看望了周總理,毛主席還給周總理帶營養品了,只是這些消息沒有在報紙上發布而已。當時毛主席的身體狀況顯然無法支持這樣的舉動,但這正是人們的希望,是一個人們渴望的傳奇故事,是人們向往的革命友情。人們是多么希望毛主席能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哪怕只是短暫地露個面,可這終究只是一個奢望。
誰知道毛主席當時的身體狀況,他已經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即便他無比渴望能夠參加這個最可愛的戰友的追悼會,但是卻又悲傷無力地什么也做不了!
追悼會的前一天,也就是1976年1月14日下午,也就是毛主席獲知周總理去世的消息時,毛主席沉默不語卻淚流不止。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眼淚卻不足以表達毛主席內心的悲痛,沉默地流淚,很多時候比撕心裂肺的哀嚎更讓人動容。毛主席在當年接到兒子毛岸英的死訊時,也是同樣的沉默,同樣的流淚。
毛主席的眼淚留給了自己真實而又濃烈的情感,也留給了對同甘共苦的戰友的哀思。回顧幾十年來的親密合作,“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仰使命和豪情壯志,在這一刻心照不宣地水乳交融在一起。
周恩來之死是一個時代即將落幕的預示,也是一個新的美好時代即將開始的寓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為國為民的老一輩革命領袖無比眷念這個曾經為之熱血革命、細心呵護的國家和民族,但終將在無情的歲月中消散自己的身影。
在周總理去世后接下來的幾天里, 毛主席會經常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給他讀關于周總理哀悼活動的文章以及各種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他會安靜地哭泣。直到工作人員擔心主席傷心過度,身體承受不了。才想到王東興的建議:主席年紀大了,健康不好。盡量不要閱讀更多類似這樣的文章。
周總理去世后很長一段時間,毛澤東沒有擺脫他的悲傷情緒。本來還可以說話和笑的主席由于周總理去世,似乎立刻消除了他最后一點喜悅。在那幾天里,他的臉上幾乎沒有微笑,經常保持沉默。
在這種氣氛下1976年的春節到了,2月4日, 1976年的春節到了。除夕夜,毛主席的住所仍然顯得冷清寂寞,沒有家庭團聚,沒有宴會招待朋友,只有身邊的工作人員陪伴著他。午夜時分當爆竹聲從中南海外傳來時,毛主席聽得很真實,他突然意識到那是除夕,這是春節。他用微弱而嘶啞的聲音說: “讓我們燃放鞭炮吧!”。誰知道這是毛主席最后的一個春節呢?誰知道這個“我們”包不包括剛剛去世的周總理呢?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周總理逝世后,將自己骨灰撒在了祖國的江海河山,他將永遠地和中國人民同在!“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心中一直牽掛著故鄉、故人的毛主席,雖然沒能參加周總理的葬禮,但是他的心永遠和那個親密戰友同在。
愛,確實需要表達!但世間感人至深的往往是無法表達的愛!痛,確實需要宣泄!但世間痛徹心扉的往往是難以言表的痛!毛主席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參加周總理的葬禮,但是,對于周總理的逝世,他內心的傷痛是不亞于任何人的,這一切,都是源于他們曾經親密無間的革命友誼和純潔質樸的大愛。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但時光永遠沖淡不了中國人民對于偉大的革命領袖和先烈們的緬懷!周總理,永垂不朽!毛主席,萬古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