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時代,都有童星出道的,
但是后來走的路不同,結果也不同。
還記得那個《閃閃的紅星》電影嗎?
里面的那個潘冬子機智又勇敢,面對敵人英勇無畏。
現如今51年過去了,他現在怎樣了呢?
01
1974年,祝新運12歲,北京的學校里,
他和同學們正準備一場文藝表演。
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導演李俊,
正在全國尋找《閃閃的紅星》的主角,
跑了無數學校都沒找到合適的男孩。
潘冬子這個角色需要純真又堅韌的氣質,導演的要求很高。
那日,祝新運在臺上表演節目,
他的活潑瞬間抓住了李俊的目光。
試鏡之后,導演決定了,就讓他來演。
祝新運得知自己要演電影,興奮得一晚上沒睡著。
父母也極為支持,他們認為這于孩子而言是一次機遇。
拍戲全然不像表演節目那般簡單。
祝新運生長于城市,沒有農村少年的質樸。
為使祝新運能更貼近潘冬子這一角色,
劇組安排其到農村生活三個月之久。
他跟著村里的孩子下地干活,
學著砍柴、挑水,曬得皮膚黝黑,手上也磨出了繭子。
三個月后,他回到劇組,整個人像是變了樣,
眼神里多了份沉穩。
拍攝過程持續了近一年,祝新運吃盡了苦,但從沒抱怨。
1974年國慶節,電影上映,
潘冬子就此成為無數人心中的英雄,
飾演者祝新運也一夜之間聲名鵲起。
成名來得太快,祝新運還沒準備好。
年僅12歲的他,無論走到何處都會被人認出。
有人呼喊著“潘冬子”,還有人將他團團圍住索要簽名。
學校里,同學們的目光也變了,老師偶爾也會拿他當榜樣講。
他開始覺得,生活不再屬于自己。
八一廠給了他正式演員的身份,
之后幾年,他接了不少戲,
演的角色大多是勇敢的小英雄,和潘冬子差不多。
他竭力演好每一個角色,
然而觀眾的反應卻始終繞不開“潘冬子”。
每次演出結束,總有人說:“還是當年的潘冬子最好看。”
祝新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他還小,只能埋頭繼續演。
02
到了18歲,祝新運站在一個十字路口。
童星的光環漸漸褪去,他的面容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靈動,
在一眾演員里,他顯得普通。
娛樂圈里,靠形象吃飯的人太多,
他開始擔心自己會被淘汰。
有時候,他會想,要不試試別的路?
可從小的表演經歷讓他舍不得離開這一行。
他決定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
學點專業的本事,給自己找條出路。
學院里,他認真聽課,鉆研表演技巧,
可畢業后,情況沒怎么改變。
新上映的電影中,
觀眾念念不忘的依舊是那個12歲的潘冬子。
80年代初,祝新運的事業陷入低谷。
接戲機會漸趨寥寥,偶有角色可接,亦多為配角。
娛樂圈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新的演員層出不窮,
他覺得自己像被遺忘了一樣。
看著鏡子里不再年輕的自己,他開始懷疑,
演戲這條路是不是走錯了。
他試著接一些小角色,希望能重新證明自己,
可觀眾的反饋卻讓他更失落。
有人直接說:“你還是演潘冬子的時候最出彩。
這句話宛如一根尖刺,深深扎入他的心田。
他甚至不敢再去看《閃閃的紅星》,
因為那部電影既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負擔。
03
1987年,祝新運接接了一部新戲,
這次讓他認識了自己未來的妻子,化妝師張玲亞。
她比祝新運大三歲,臉上總帶著笑,工作起來卻一絲不茍。
兩人因為化妝的事經常接觸,漸漸熟絡起來。
張玲亞是個爽朗的人,喜歡和大家聊天,
祝新運心情不好時,她總能看出來。
有一次,祝新運在片場外抽悶煙,
張玲亞走過來,隨口聊起了自己的經歷。
她說自己也經歷過不少挫折,婚姻失敗過,
工作也曾不順,但她覺得,
日子總得往前看,只要肯努力,總有出路。
祝新運聽著,心里像被點亮了一盞燈。
祝新運聽完她的話,也讓她開始了重新思考。
他意識到,自己一直被“潘冬子”的影子困住,
忘了自己還能做別的。
拍戲的間隙,他與張玲亞的交談日益增多,
進而發覺二人有著諸多的共通之處。
她喜歡看電影,也懂點表演,聊起工作總是眼里有光。
祝新運被她的樂觀感染,慢慢打開了心結。
他開始考慮,不只是演戲,
也許可以試試幕后的工作,比如當導演。
張玲亞很支持他,說:“你這么能吃苦,干啥都能成。”
她的鼓勵給了祝新運勇氣。
之后,兩人在接觸過程中,漸漸發現了對方的好,
祝新運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
他既不在意她年齡長于自己,
亦不介懷她曾有過一段婚姻經歷。
父母知曉此事后,并未表示反對,
僅僅期望他能夠尋覓到真正契合之人。
祝新運和張玲亞的感情發展很快,
1990年,兩人結了婚。
婚后,張玲亞生了個女兒,家里多了笑聲,
祝新運覺得生活有了新的盼頭。
張玲亞依舊從事化妝師工作,忙碌于其間。
然而,即便工作繁忙,她總能巧妙地讓家中充盈著溫暖。
祝新運每次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就覺得心里踏實。
04
在家庭的支撐下,祝新運著手認真嘗試導演工作。
90年代,中國電影行業正在轉型,
革命題材的電影少了,市場化的作品多了。
祝新運抓住機會,從小項目入手,學著寫劇本、調度演員。
第一次當導演,他手忙腳亂,拍出來的片子反響平平。
他有些沮喪,但張玲亞告訴他,哪有第一次就成功的,
多試幾次總會找到感覺。
祝新運咬牙堅持,向老導演請教,參與各種項目的幕后工作。
他發現,導演比演員更需要耐心,每個鏡頭、每場戲都要反復琢磨。
幾年后,祝新運終于執導了一部拿得出手的電影。
片子不算大紅大紫,但在圈子里得了些好評。
他覺得自己總算在幕后找到了一條路。
之后,他又導了幾部戲,偶爾也客串些小角色。
90年代末,電影行業競爭更激烈,但祝新運已經不怕了。
他知道,只要踏實干,總能有自己的位置。
張玲亞一直在背后支持他,每次他工作到深夜,
她都會留盞燈,等他回家。
如今,63歲的祝新運退休了,過著平靜的日子。
女兒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不需要他們操心。
愿祝新運不再頻繁現身熒幕之前,然其并未脫離電影圈。
偶爾,他會參與一些幕后工作,幫年輕導演出主意,
或者給演員講講當年的經驗。
他偶爾也出來表演一下,
去年《西北歲月》、《天下同心》還有他的出演,
另外參演的《曙光》也在去年殺青了。
雖然退休,但是還是有著一顆表演的心。
張玲亞依然是他最大的依靠。
她現在不常做化妝師了,但還是愛看電影,
愛和祝新運聊當年的趣事。
祝新運有時會想,如果沒有張玲亞,
他可能還在“潘冬子”的影子里掙扎。
是她拉了他一把,讓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也找到了幸福的家。
05
人生經歷需要不斷的嘗試,
祝新運依然是那個堅強果敢的“潘冬子”,
但是他勇于嘗試新的環境,在新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這不正是人們所說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在低谷中,不妨嘗試下新的道路,說不定就會有驚喜。
信息來源:
1、盤點影史百位童星--昔日童星今何在之祝新運.新浪
2、祝新運:從“潘冬子”到導演.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