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
人老了啊,就像站在了人生的懸崖邊上。
不管你兜里錢多錢少,最后的日子里,總會碰到些躲也躲不過去的大難題。
這難題啊,就像三把看不見的枷鎖,不管你多有錢、多有地位,都得受著,因為這都是生命里躲不開的事兒。
1.身體不行了,健康最金貴
“年輕的時候拿命換錢,老了就拿錢換命”,這話真是一點不假。
你看啊,有數據顯示,咱國家 75%的老年人至少得了一種慢性病,43%的人同時得兩種以上的病。
像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這些病,就跟小尾巴似的,甩都甩不掉。
更可怕的是,像癌癥、中風這些重病,搞不好就讓老人在病床上受罪。
有個退休老師在采訪里說:“我有三套房子呢,還有幾百萬存款。可躺 ICU 的時候,那呼吸機可比金山銀山還嚇人。”
你看,健康在這時候成了最貴的東西。
有錢確實能住好醫院,用上好藥,可就是買不回年輕時候那股子精氣神兒。
2.親情的疏離,錢買不來真心
“有錢的老人,子女盯著遺產;沒錢的老人,子女嫌拖累”,這種事兒現在可不少見。
就說有個銀行行長,臨死前一個人住在養老院,他的子女為了爭房子,兩年都沒去看他。
還有一個退休工人,生病躺在床上動不了,子女去看他都覺得是負擔。
更讓人難受的是,好多老人就算有積蓄,也會因為分財產的事兒,搞得一家人關系緊張。
就像莫言說的:“最怕的不是窮也不是富,而是親人之間沒感情了。”
錢確實能讓日子過得好點,可它填不滿心里的空。
3.孤獨的難過,得自己找樂
“老伴不在了,朋友也散了,孩子又不在身邊”,這種孤獨的感覺,有錢沒錢都一樣。
有個社區調查發現,60%的空巢老人都有心理問題,有 10%到 20%的人還得到醫院專門治療。
有個獨居老人在日記里寫:“我最怕的不是死,是生病的時候沒人知道。”
就算住在城里,好多老人每天就是看看電視、刷刷手機。
養老院的服務有時候也不靠譜,找個保姆也不省心,自己在家養老就跟冒險似的。
有位健康科普員唐能芳,她每天給偏癱的老人送藥、陪他們聊天,用自己的善良填補了老人們情感上的空缺,特別讓人感動。
想想辦法,把日子過好
這些難題擺在眼前,有人就認命了,啥也不想干;但也有人使勁兒想辦法解決。
上海有個社區,搞了個“網格員五必訪”制度,讓獨居的老人們心里踏實多了。
還有臨終關懷機構,能讓老人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更厲害的是,有些老人自己找事兒做,像做公益、出去旅游、寫寫東西,把晚年過得有滋有味的。
陸曉婭在《重構老年》里說:“老年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繼續做自己的過程。”
人老了,得跟自己和解。
錢雖然能解決一些問題,但真正的幸福啊,還得是身體好、有親情、有精神寄托。
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的養老建議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