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位于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的楓橋三賢館隆重開館,各界學者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這座以追慕王冕、楊維楨、陳洪綬三位先賢為主題展館的落成,標志著當地在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傳統文化領域邁出堅實的一步。
千年古鎮綻放新魅力
諸暨,是越國古都、西施故里,更是人文薈萃的“耕讀之鄉”。而楓橋,這座坐落于會稽山麓、楓溪之畔的千年古鎮,自古便是詩書傳家、賢才輩出的文化沃土。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四度到這個江南小鎮傳道講學,辛棄疾、海瑞、張岱等文化名人也曾游歷楓橋,留下了描寫楓橋的詩文。
楓橋三賢館既承載著楓橋的山水人文,更凝聚著他們推動文旅融合的熱切期盼。作為楓橋古鎮文旅產業布局的重要項目,三賢館以“傳承歷史文脈、活化文化資源”為宗旨,集學術研究、美育傳播于一體。館內陳列有三位賢人的詩文稿件、書畫作品等珍貴展品,并輔以數字光影、沉浸式場景等現代技術,全景式再現三賢的藝術成就與人格風范。
“‘楓橋三賢’既是諸暨的文化符號,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縮影?!睏鳂蜴傁嚓P負責人說,三賢館的建設不僅是傳統文化資源系統性保護、創造性轉化,也有助于推動古鎮有機更新,全面提升“楓橋”品牌知名度和文化辨識度。
文化賦能注入新活力
元代畫梅大家王冕先生“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千古絕唱,恰似楓溪江水滋養著一方文脈。由榮寶齋畫院策劃的“墨韻千年 梅骨新章”中國畫名家梅花主題作品展在楓橋三賢館同期開幕。
本次展覽以弘揚梅花精神為題,藝術家們通過水墨丹青與先賢對話,百余幅作品或寫意酣暢,或工筆精微,既是對王冕藝術精神的當代詮釋,更是新時代文人畫發展的創新實踐。
“自策展之初,我們便以打造文化標桿為宗旨,歷經兩個月的精心籌備,終將這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完美呈現?!睒s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說,三賢館不僅是重要的文化地標,更應成為全國文人畫藝術交流的核心平臺。
開館儀式上,多項重要合作相繼落地。由榮寶齋畫院與楓橋三賢館聯合成立的寫生創作教學培訓中心正式揭牌,此次合作旨在整合榮寶齋畫院國家級師資與教學體系,聯動中國美院的學術研究與地方文化資源,通過教學中心與美育基地的協同運作,在諸暨培育高層次藝術人才,助力本土藝術生態升級,打造輻射長三角的文化地標。
同時,中國美術學院向楓橋三賢館授予“中國美術學院美育實踐基地”稱號,未來將通過學術資源下沉、美育課程開發與藝術人才駐留計劃,幫助諸暨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文旅融合構筑新生態
楓橋三賢館的落成,是諸暨深化文旅融合戰略、打造文化強市品牌的關鍵一步。
“三賢館的落成將進一步激活楓橋古鎮的文旅資源——它與楓橋經驗陳列館、西施故里等人文地標交相輝映,與五泄山水、香榧林海等自然景觀互為補充?!敝T暨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歷史文化探秘+現代治理體驗+生態休閑度假”的立體旅游矩陣,為游客提供了更有深度的旅行體驗的同時,將進一步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動力,更好助力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活動現場,“詩畫尋賢 墨香童年”諸暨實景課堂研學游文旅線路正式發布。線路串聯了楓橋三賢館、西施故里旅游區、五泄風景區等當地特色景點,形成了文化體驗與生態旅游的相結合的研學閉環。4月29日-30日就有首批江浙滬私家車親子家庭開啟研學之旅,通過珍珠文化體驗、山水寫生、觀賞實景演出等活動,深度感受諸暨的人文魅力及自然風光。
據了解,未來楓橋三賢館將定期開展主題畫展、書法大賽、研學體驗等活動,并聯動山下湖珍珠產業、楓橋香榧等特色資源,打造“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新模式,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梅花之韻--2025·中國花鳥畫作品展”計劃于2025年10月在楓橋三賢館舉辦,現已正式啟動作品征集。
“我們期待,楓橋三賢館能夠成為長三角文旅版圖中的一顆明珠,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譜寫諸暨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不竭動力。”諸暨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孔羽說道。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