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五一”,青羊文旅市場熱度爆表!大街小巷人潮如織,餐飲門店排起長龍,整座城市的消費活力全面迸發。
特色十足的 “五一” 限定浣花巴士,載著各地游客穿梭于繁華的春熙路與詩意的杜甫草堂之間;寬窄巷子里,傳統染織工藝與現代時尚元素相互交融,綻放獨特魅力;東華里的 “中華老字號” 門前大排長龍,離境退稅商店里游人如織,共同勾勒出一幅《花重錦官城》的絢麗畫卷。
數據顯示,這個 “五一” 假期,青羊區累計接待游客278.4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重點監測商超企業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15.4%。文博場館推出系列惠民活動實力寵粉,各類特色文旅活動精彩紛呈。依托 “首字招牌”“入境消費”“跟著演出去旅行” 等新興消費模式打造的全新場景,更是為青羊區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持續釋放強勁消費活力。
60余場特色活動
傳遞人文青羊魅力
“歡迎大家來到成都,坐上浣花巴士,本趟車的終點站是杜甫草堂博物館……”5月1日,杜甫草堂“五一”專線浣花巴士正式投用,從春熙路發車,途經成都天府廣場、人民公園,寬窄巷子、琴臺路等文化地標,直達杜甫草堂——儼然一趟轉耍青羊的“專列”。當天下午,青羊區文體旅局主辦的“幸福青羊里 浣花好時節”演出走進杜甫草堂,金錢板、竹琴、相聲魔術、方言小品、川劇變臉等引來游客喝彩。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興致勃勃地拍著視頻,她告訴記者:“能體會詩意,還能感受四川傳統曲藝的魅力——不虛此行。”
“成都的文博場館太好玩了!增長知識,還能‘祛班味’‘情緒療愈’。”成都博物館里,張丹和眾多游客沉浸在一場“情緒養生局”——“五一”限定“經穴漆人·情緒療愈場”文創快閃里。結束后她不忘提上一大袋中藥文創,帶回去給朋友分享。幾公里外的寬窄巷子,廣州游客周先生緊閉雙眼,任由一旁的技師在耳畔輕掃出叮鈴脆響,“采耳、喝茶、看川劇,很輕松。”這個“五一”,寬窄巷子推出“繽紛 MAY 好生活節”,接待游客73.99萬人次。
與寬窄巷子幾公里遠的文殊坊亦是人潮涌動,以 “亭見初夏?靈感成真” 與 “MAG 游戲嘉年華” 為主題的潮趣活動繽紛登場,許愿打卡裝置點亮美好期許,定制明信片留存獨特記憶,創意周邊傳遞專屬好運,沉浸式體驗吸引無數游客駐足。漫步其間,既可感受千年古剎的禪意底蘊,又能體驗新潮文創的活力碰撞;游客們或在茶香氤氳中品茗休憩,或在特色劇場里感受文化魅力,或是穿梭街巷大快朵頤。
這場文旅盛宴深度串聯起酒店住宿、特色餐飲、文化體驗等多元業態,讓煙火氣與文化味交織成獨特的假日記憶,為市民游客呈上一場精彩紛呈的假期體驗。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文殊坊累計接待游客66.12萬人次,同比激增127%,街區銷售額達365萬元。
夜幕降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內掌聲隨音樂響起,人頭攢動;許愿亭上新、游戲嘉年華上演,文殊坊街區也迎來客流高峰。從寬窄巷子的煙火氣到博物館的人文底蘊,到舞臺上的光影流轉……“五一”假期,青羊區的60余場文旅促消費活動傳遞著人文青羊的魅力,接待人次278.47萬人次,同比增長4.34%。
首店效應、離境退稅促消費
實現旅游收入35億元
“五一期間幾乎天天大排長龍!” 東華里街區 “南翔” 饅頭店負責人向記者感嘆道。作為 “中華老字號” 品牌在西南地區的首家門店,這家新店趕在五一前開業,甫一亮相便成為熱門打卡地。據豫園文化飲食集團聯席總裁楊炯透露,選址青羊區東華里,正是看中成都龐大的消費市場潛力。而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這份預判得到了有力驗證 —— 每日用餐時段,店內座無虛席,100%的上座率,盡顯老字號與成都消費活力的完美 “雙向奔赴”。
記者注意到,“東華里”匯聚了多個首店,“首店效應”初現:五天假期,這個“新街區”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營業額超百萬元。青羊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字招牌”是提振消費、繁榮市場的重要引擎。
而在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等政策助推下,成都也成為入境游熱門目的地,景點里英語、泰語、越南語等多國語言交織,奏響國際化旅游的活力樂章。文殊坊街區原織蜀錦體驗店負責人茍瀟對此深有體會:自去年9月納入退稅商店名錄后,店內入境游客數量顯著增長。據他初步統計,剛剛過去的“五一” 假期,店鋪接待的入境游客消費額達3萬元,約占總銷售額的10%。這組數據不僅印證了政策紅利的釋放效應,更展現出成都文旅市場對全球游客的強大吸引力。
據了解,分布于寬窄巷子、杜甫草堂等熱門景點周邊,入境游客在游玩的同時,可隨時前往享受優質購物服務。例如,在文殊坊等特色商圈設有AI智能翻譯屏,面向境外人士提供超14種語言的實時翻譯、問詢、金融等服務,寬窄巷子打造了支付便利化示范點位,為游客提供外幣兌換、ATM取現、移動支付綁定等一站式服務。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青羊區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5.41%。同時,青羊區文殊坊、西村、青羊萬達廣場等重點監測商超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8439.4萬元,同比增長15.4%。
新興旅行、生活方式
助力青羊“立園滿園”
“五一”假期,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組織的“樹下音樂節”上,成都本土的青年樂隊多日LIVE連唱,舞臺還向現場市民游客開放。“我們從自貢來,住在青羊區。白天逛四川博物院、青羊宮、杜甫草堂,晚上就來非遺博覽園看演出,驚喜、充實。”張先生表示。
國潮鉅秀《花重錦官城》假期不打烊,該劇自2022年上演以來已吸引數萬觀眾打卡——走出劇場時,來自貴州的游客劉瑩一家意猶未盡:“恍惚置身成都的歷史長河中。”她表示,現在去一個城市旅游,在逛景點之外有更多選擇,“看演出就是這樣一種方式。”
“票根經濟”正是成都的“吸引力法則”之一。不久前,首登成都的One Love Festival音樂節在非遺博覽園上演,打響了2025年青羊區音樂節“開門紅”。“五一”假期后,2025成都草莓音樂節也將登陸非遺博覽園,已有近十萬人次在“大麥”平臺表示“想看”。
“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在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看來,這種趨勢正重構城市文旅消費的流量地圖。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非遺博覽園累計舉辦各類音樂節等活動超40余場,擦亮非遺音樂節品牌的同時,也持續刷新成都戶外音樂節的想象力。
5月4日晚,由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成都市文化館、成都市志愿者協會聯合主辦的“城市松弛力·草坪派對——樹下音樂會”五一系列活動在國際非遺博覽園松宿里·四季軒草坪圓滿落幕。現場通過音樂LIVE、露天電影、養生互動等多元形式,吸引了近千名群眾參與,舒適解壓的現場讓青年們過了一個松弛的節日。主辦方表示,未來,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將構建更多這樣“有溫度”的文化場景,讓年輕人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交融中,既能找到文化認同,又能獲得心靈慰藉,真正實現以文化人、以文潤心的深層價值。
新興生活方式的背后,成都國際非遺創意產業園已成為青羊區少城國際文創谷培優“園中園”的重要抓手。《少城國際文創谷“立園滿園”行動計劃》中表示,到2025年打造文商旅新消費場景10個,主攻產業方向企業年總營收達到240億元;到2029年,打造文商旅新消費場景40個,主攻產業方向企業年總營收達到400億元,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百億級文創園區。
【往 期 回 顧】
報道:陳靜 鄭棟梁
視頻:劉陽 楊鎧樂 孫鳴圓
編輯:梁藝懷
轉發周知,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