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華韻詠聲 —— 中國經典歌劇詠嘆調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金樹大廳拉開帷幕。這場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主辦的公益演出,精選十二首經典歌劇片段,并融入琵琶獨奏,在“五一”假期吸引千余名市民到場,共同感受經典旋律中蘊藏的家國情懷。
音樂會以歌劇《沂蒙山》為主線,將聲樂、器樂與導賞有機融合。開場,女高音耿斯美娜與抒情男高音蔡繼瑜深情合唱《等著我,親愛的人》,二人的歌聲交織,將革命戀人之間的深情守望娓娓道來。男中音廖杰一曲《再看一眼親人》,低沉的嗓音飽含深情,生動展現了軍民魚水情;蔡繼瑜帶來的《愛永在》,把浪漫元素巧妙融入民族歌劇,令人回味。女中音徐余瀚韻的《沂蒙的女兒》清亮婉轉,唱出沂蒙女性的堅韌;耿斯美娜的《等上一輩子》情感層層遞進,感染力十足。琵琶演奏家楊瑩瑩的《龍船》更是為音樂會添彩,傳統民樂與現代歌劇的碰撞,帶來耳目一新的聽覺體驗。
演出下半場,《再別康橋》《徐志摩》《江姐》等經典選段輪番上演。耿斯美娜與蔡繼瑜合作的《再別康橋》,歌聲悠揚,引發觀眾共鳴;廖杰演繹的《我不知道風在哪一個方向吹》,以獨特的演唱方式,詮釋了人們對理想的追尋。在《江姐》選段中,廖杰、徐余瀚韻、朱際嬡的三重唱《踏著先烈足跡向前走》氣勢磅礴,傳遞出傳承的力量;朱際嬡的《繡紅旗》《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嗓音高亢堅定,盡顯革命者的英勇無畏。最后,全體演員合唱《紅梅贊》,激昂的旋律將現場氣氛推向頂點。
作為 “五四” 青年節前的公益活動,主辦方通過微信搶票和敬老預約通道,讓高雅藝術走進大眾。統計顯示,超八成觀眾為首次接觸歌劇。一位年輕觀眾感慨:“以前覺得歌劇離生活很遠,聽了這些熟悉的旋律,才真正理解了那段歷史。”演出中,鋼琴藝術指導崔宇的配合精準默契,導賞人劉燁對劇目的背景講解深入淺出,讓觀眾在欣賞演出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內涵。
深圳音樂廳負責人表示,此次音樂會是用中國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的有益探索。未來將持續推出紅色經典系列演出,并嘗試沉浸式導賞、社區藝術活動等新形式,讓歌劇藝術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王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