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音樂文創園打造了多個特色場景。
在成都音樂坊片區的成都X現場,一場彩排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三位魔術舞臺劇主創人員正在碰撞創意,要為觀眾帶來最精彩的視聽效果。孵化原創IP、主題劇場運營……身處成都音樂文創園,四川壹現場借力園區豐厚資源,展現出全產業鏈運營實力。
今年一季度,成都音樂文創園落地龍頭音樂企業7家,新增主導產業涉稅主體58家,目前園區已聚集音樂產業企業700余家,形成了從原創音樂、版權交易、演藝演出到音樂教育培訓、樂器產銷的“音樂+”全產業鏈條。
日前,記者走進四川壹現場,探訪其在成都音樂文創園區成長的故事。
扶持原創
這里是演員們夢開始的地方
“現在請將你手中的宣傳單四個角往里折,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在魔風的引導下,記者被帶入了魔法世界——一張開場前領到的宣傳單神奇地變成了梅花7,正好跟此前從他手中抽中的撲克牌一樣。
《荒誕作家》是成都X現場正在火熱上演的魔術劇,融合了魔術、劇情、觀眾互動等多重元素,沉浸式表演令人難忘。主角魔風原本是四川壹現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公司在挖掘他的魔術特長后,整合空間技術等資源,助力他從幕后到臺前的成功轉型。
在這個城市演藝新空間里面,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孵化類項目,讓不知名的創作者擁有自己的初始舞臺,嘗試不同形式的表演模式,走出演藝道路的第一步。同時,公司也引進了很多大IP,比如音樂劇《巴黎圣母院》《搖滾紅與黑》等,針對中大型的劇場,也有相應的原創大制作在全國巡演。自2023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成都X現場累計演出場次達到300場以上,接待觀眾超過5萬人次,真正實現了通過優質內容找到自己的目標受眾。
深度合作
匯集音樂產業鏈企業700余家
“我們公司2021年入駐武侯區,對我們來說有三點優勢很有吸引力,分別是區位優勢、人才優勢和政策優勢,對公司全產業鏈的合作都有很大幫助。”四川壹現場總經理曾呂告訴記者。在成都音樂文創園牽線搭橋下,前年,壹現場就與四川音樂學院合作,推出了音樂劇《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劇目在全國巡演20多場,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廣泛認可。
記者了解到,成都音樂文創園匯集了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知名高校,聚焦“國際音樂之都核心區”和“國際音樂產業生態示范區”建設,打造了成都音樂坊、黑膠文化體驗館、成都X現場等特色場景,聚集音樂產業全鏈條企業700余家,形成了以原創音樂、版權交易、演藝演出等音樂產業核心層為引領,融合音樂教育培訓、樂器產銷等關聯層、拓展層的“音樂+”全產業鏈條,音樂企業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一季度,成都音樂文創園密集赴北京、深圳、杭州、武漢等地拜訪騰訊音娛、保利文化、闊景音樂、海葵音樂等企業90余家,落地闊景音樂等龍頭音樂企業7家,新增主導產業涉稅主體58家,總投資約7億元,年內預計實現稅收2000萬元。“隨著入駐的音樂產業公司越來越多,我們不出園區就能找到各方面契合的合作伙伴,全產業鏈深度合作,把我們的IP做大最強。”曾呂表示。
出臺政策
支持護航音樂文創企業發展
為了扶持新人,成都音樂文創園還啟動了“新華語音樂人計劃”。邀請孫楠、譚晶等知名音樂人加入,依托他們的行業影響力和資源優勢,吸引優秀原創音樂人及作品匯聚。園區通過整合產業政策扶持、營商環境保障、創新型平臺建設等內容,梳理形成園區《音樂企業落地全攻略》,進一步吸引知名音樂版權企業、制作公司、經紀機構等集聚。
版權保護對原創音樂生態有關鍵性作用,今年4月23日,全國首個基層法院支持,地方產業部門協同,專注于音樂文創領域的專業化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成都音樂文創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中心凝聚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產業園區、調解組織、行業協會多方合力,集成版權快速登記、侵權風險預警提示、政策法規咨詢、糾紛多元調解、訴調快速銜接、巡回公開審判等立體式功能模塊,打造“事前風險防控+事中糾紛化解+事后司法救濟”全景全域全鏈條音樂文創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填補了全市音樂文創領域專業知識產權保護平臺的空白。“我們將著力打造音樂文創作品確權、用權、維權全鏈條保護體系,護航音樂文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成都音樂文創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