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日本《日經亞洲》網站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民主黨人紐森2日接受其線上采訪時,表示不贊同美國共和黨籍總統特朗普對華所征收的畸高關稅。他強調,“加州不是美利堅合眾國”,加州仍向中國和其他貿易伙伴“伸出開放之手”。
報道稱,盡管美國與中國的競爭日益激烈,但紐森表示,全球貿易不是零和博弈,他認識到美中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此外,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紐約州、俄勒岡州和佛蒙特州的總檢察長向位于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為“一時興起,而非合法權力的正當行使”,要求法院宣布“對等關稅”非法,并阻止其實施。
亞利桑那州總檢察長克里斯·梅斯用“瘋狂”形容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康涅狄格州總檢察長威廉·唐稱:“毫無章法的關稅政策等同于對康州家庭的巨額征稅,將給當地企業和就業帶來災難。”經常受到特朗普攻擊的紐約州總檢察長莉蒂夏·詹姆斯在批評關稅政策時表示,關稅“會加劇通脹,導致失業,造成經濟損失”,美國消費者會被迫為此買單。
關稅“會加劇通脹(資料圖)
據北青網報道,特朗普關稅政策為何呈現“反復無常”的特點?相關人士表示:這與特朗普的執政風格密切相關。他習慣通過“極限施壓”制造談判籌碼,類似“市場攤販式”的討價還價——先提出極高要求(如對中國商品加征145%關稅),再根據對方反應逐步調整。這種策略的本質是將政策作為交易工具,而非基于長期戰略規劃。但他低估了中國的反制決心。這種“硬剛”讓特朗普陷入被動,不得不通過部分豁免(如對iPhone等電子產品)給自己找臺階下,同時釋放愿意談判的信號。
德國政治經濟學家海因里希·李普曼回顧這場貿易戰時評論說:“沒有什么比1930年的美國關稅措施更能妨礙國際貿易關系發展。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在面臨嚴重危機時,在自己周圍建起史上最高的關稅之墻。”經濟衰退引起社會動蕩,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助長了保護主義情緒。一些國家在經濟困境中采取更激進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走上極端民族主義和擴張主義道路,為二戰爆發提供了土壤。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勝于雄辯。世界各國經貿往來是惠澤彼此、互利共贏的關系,所謂的“貿易吃虧論”根本站不住腳。對美國來講,“對等關稅”既實現不了“逆差歸零”,也不可能使制造業回流,只會提高通脹壓力、削弱產業基礎、加劇金融市場恐慌、加大經濟衰退風險。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美國政府的激進政策,將令美國付出慘痛且深遠的代價。
特朗普(資料圖)
相關人士表示:美國將自己置于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愿意與它貿易的國家正在減少。全球貿易正從傳統的西方中心,轉向其他新興中心,很多國家開始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以非洲自貿區為例,我認為非洲國家現在有了加速推進一體化政策的動力。此外,東南亞等地區也會加速經濟一體化,并保持其內部的多樣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