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戰役,三大戰役之一。
遼沈戰役結束后,傅作義看出了端倪,接下來的戰局勢必要在華北展開。確實,傅作義沒有猜錯,毛主席是如此思考。
接下來就來聊聊……
毛主席
1948年年底,毛主席此時正在西柏坡。
對于在華北的國民黨部隊,毛主席也有自己的考量,為了商議接下來如何進行,毛主席召開會議,準備聽聽大家的意見。
在會議上,大家的一致看法就是:
東北已經解放,傅作義在華北肯定是驚弓之鳥,趁著這個機會正好發起進攻,將傅作義直接拿下,讓他無喘息之機。
毛主席點點頭,這與他想的基本一致。傅作義在華北,而我華北的人民解放軍部隊想要吞下,自然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東北野戰軍立刻入關,與華北人民解放軍部隊合作,夾擊傅作義部隊,形成包圍態勢。
這一點,與會人員全部同意。
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林彪和羅榮桓率領東北野戰軍入關了。傅作義,自然也很快看出了共產黨的架勢,心里已經滿是絕望了。自然,傅作義也很快想好了退路:
往南面逃,經過海上走退到江南一帶;
其實這條退路,不是最優選擇,可是總好過被殲滅,傅作義也想好了,根據形勢變化,隨時部署。
為了自己的撤逃路線,傅作義提前開始部署,將天津和塘沽作為守備區,然后調來了侯鏡如和陳長捷,不過,侯鏡如卻秘密在半道上留在了塘沽。
這個消息,很快被毛主席所發現了。
毛主席敏銳的看出了端倪,這明顯是要在海上路線動手腳,一副打不過就跑的架勢。于是毛主席立馬聯系林彪,立馬緩攻塘沽,先去把天津拿下,讓敵人應接不暇。
傅作義
劉亞樓接到命令后,立馬集中兵力發起天津戰役。傅作義急了,立馬把陳長捷調回天津進行作戰。而塘沽一帶傅作義的從海上逃走計劃,也被毛主席派人盯得死死的。
從南面經過海上逃,是徹底沒希望了!
為了掌握一線生機,傅作義派出了自己的王牌35軍前往新保安,而林彪也派出了華北3兵團前往新保安,與傅作義的35軍斗法。
經過雙方交戰,傅作義的35軍徹底被殲滅,他的愛將郭景云也在絕望中自盡。
愛將自盡,傅作義心如死灰,但是他現在顧不上傷心,畢竟目前更重要的是林彪的虎視眈眈。
想到這里,傅作義徹底絕望了!
越打到后期,傅作義越感覺到絕望,先是撤退路線被看穿堵死,接著又是愛將自盡王牌軍被奸,這兩件事情,幾乎壓垮了傅作義的生機。
傅作義
難道,就要這樣認命了嗎?
正當傅作義已經做好赴死準備的時候,毛主席卻并沒有下令直接進行殲滅,而是決定采用和談的方式,想讓傅作義起義,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義,再一次看到了生機!
可是作為軍人,他的天職是服從,和談不是他的選擇。但是為了性命,為了保護北平這座古城以及北平的人民百姓,答應和談,似乎又是一定的結果。
傅作義,又陷入了一種糾結之中。
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很早的時候就參加了共產黨,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組織的指示下,由傅冬菊去面見自己的父親,勸說他答應和談,盡快和平起義,解放北平這座古城,這樣保全北平,也算是傅作義對中國有功。
傅作義
一開始,傅作義還是有思想包袱,不過經過女兒的勸說以及自身的思考,傅作義最終答應了和談。北平這座古城,也總算是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時隔多年后,傅作義回想起平津戰役中絕望的自己,還是諸多感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