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感恩
資料來源| 公開數據、公開資料
本文1300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
剛剛,突發消息!
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商務部副總理何立峰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在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同時,商務部方面表示: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
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這一會談的背后,是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低頭”,以及中美關系走向的新懸念。
美國為啥低頭?
美國近年來在關稅問題上不斷挑起爭端,實施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妄圖在經貿領域壓制中國,穩固自身經濟霸權。
然而,事與愿違,這些舉措非但沒有達成美國的預期目標,反而使其自身陷入了多重困境。
在經濟層面,美國國內產業深受其害。
農業領域,美國農產品失去中國這一龐大市場,大豆價格暴跌40%,艾奧瓦州半數農場主瀕臨破產,得州農民開著拖拉機包圍國會山,抗議政府政策讓他們血本無歸。工業方面,美國科技產業因稀土斷供而面臨危機。
中國掌握全球80%的中重稀土供應,美國軍工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的隱身涂層材料庫存僅剩3個月,五角大樓警告新戰機項目可能因稀土短缺而停擺,半導體、電動車等行業也因稀土供應問題發展受阻 。美國消費者也在承受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壓力,國內消費市場活力大減。
國際政治方面,美國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其單邊關稅措施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72國在WTO起訴美國,歐盟痛批美國“破壞全球貿易規則”。東盟、巴西等加速“去美元化”進程,人民幣結算占比飆升。美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愈發孤立,曾經的盟友也紛紛對其貿易政策表示不滿,不愿再為美國的任性買單。
美國國內民意也逐漸倒向反對關稅政策。
美國民眾在高物價、就業機會減少等問題下,對政府貿易政策的不滿日益加劇,企業界也不斷施壓,要求政府改善與中國的經貿關系,以緩解經營困境。在多重壓力之下,美國不得不向中國“低頭”,主動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試圖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
我國為什么同意接觸?
面對美國的求和姿態,中國經過認真評估,決定同意接觸,這一決策蘊含著多方面的深遠考量。
從維護全球經濟穩定角度來看,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經貿關系穩定與否對全球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使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沖擊,世界經濟復蘇增長也受到嚴峻挑戰。中國同意與美國接觸,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旨在通過對話協商,化解貿易爭端,為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注入信心,推動世界經濟重回正軌。
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面,中國一直堅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
此前,對于美國的不合理關稅措施,中國采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
但中國也清楚地認識到,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問題,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
與美國進行接觸談判,能夠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解決雙方經貿關系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維護中國企業和民眾的利益,保障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同時,中國也充分考慮到美國業界和消費者的呼吁。
美國企業在關稅戰中損失慘重,許多企業的供應鏈被打亂,成本大幅上升,經營面臨困境。美國消費者也因物價上漲而降低了生活質量
中國同意接觸,有助于緩解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壓力,促進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中美關系的改善創造良好的民意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