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近日刊登題為《貿易、科技和美債:中國在與美國的對峙中握有底牌》的報道,報道編譯如下:美國和中國陷入了一場危險的貿易對峙。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針鋒相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北京方面尋求與他的政府達成協議。專家警告說,華盛頓方面不應低估北京方面抵御特朗普脅迫策略的能力。中國對政治的掌控、日益多樣化的出口市場以及對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材料的實際壟斷,讓北京方面擁有很強的談判能力。
美國目前對華征收關稅高達145%,而中國對美國商品則征收了125%的關稅。雖然白宮聲稱已經有上百個國家“排隊和美國談判”,但中國的拒絕屈服打亂了特朗普的全盤計劃。作為全球前二的兩個巨型經濟體,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導致了嚴重后果,美國的股市一路暴跌,美國國債利率則不斷走高,投資者普遍擔心美國經濟放緩甚至進入衰退期,同時通脹水平會進一步上升。特朗普認為,美國通脹壓力加大,商品價格繼續走高,加劇美國經濟的惡化程度,從而打擊特朗普的支持率。
特朗普(資料圖)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上。鮑威爾發表講話說,美國關稅政策會讓美國的物價和就業面臨雙重挑戰。因為美國的關稅加的越多,對于經濟的負面影響就越大。鮑威爾說,現在美國消費者的信心正在急劇下降。因為他們擔心美國經濟出現重大的不確定性。此外,由于美國的關稅成本是由美國進口企業承擔,這意味著“關稅至少會造成短期通脹上升”。這就和美聯儲控制通脹的主要宗旨“背道而馳”。
中方對此提到了一句話,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同時,中方也給出了相應反制,包括對稀土這樣的戰略資源進行出口管制、將十多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減少美國電影進口、“退貨”美國飛機等。可以看到,中美這一輪的交鋒涉及的領域已經超過了一般的“關稅”“貿易”范疇。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得出“經濟戰”的結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鮑威爾(資料圖)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對于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中國會否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的問題,魯登科答復說:“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
俄羅斯每年向全球出口的石油高達2.5億噸左右,其中有1億噸都賣給了中國,價值4000多億人民幣,占據了俄羅斯出口總量的40%,作為中國主要的石油供應國,特別是在俄烏沖突之后,西方對俄羅斯展開了圍追堵截,中國卻對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顯著提升。這種合作伙伴關系的加強,也完全符合兩國的利益,中國堅持俄烏沖突的停火談判,也沒有資助任何一個國家,進口石油也是單純的經貿關系。
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如今俄羅斯這一承諾在當前全球局勢下尤為重要。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對華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關稅戰,企圖用經濟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承諾,無疑為中俄關系增添了一層堅實的護盾。特朗普政府或許沒有想到,他們的一系列政策竟又將中俄,這兩個大國推得更加緊密。要知道,特朗普在面對貿易戰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將焦點轉向中東產油國,通過施壓切斷中國的石油供應,來捏住中國的能源命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