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里寫:"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這話細品啊,就像在說人生——年輕時風風火火往前沖,可到了六十歲往后,反倒要學會"慢下來、停下來"。
總有人覺得老了還得拼命折騰才叫活明白,其實啊,真正的智慧藏在"無用"里。這兩個字不是消極躺平,而是把日子過得通透的生存哲學。
一、賺錢上面,講究無用
老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六十歲還一門心思盯著別人賺了多少錢,自己非要再去折騰個副業,真沒必要!就像我們小區王叔,退休后非要跟著年輕人搞直播帶貨,結果錢沒賺到,還累得血壓飆升。老祖宗講"知足常樂",這個年紀,退休金夠花,偶爾和老伙計下個棋、釣個魚,比累死累活賺錢舒坦多了。錢是賺不完的,身體垮了才是真虧,把時間留給自己的愛好,這"無用"的清閑,才是晚年最珍貴的財富。
二、家庭責任上,無用
很多老人到了六十歲,還把自己當全家的"頂梁柱",事事操心。可別忘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朋友的媽媽,天天圍著兒子一家轉,接送孩子、洗衣做飯,最后還落得吃力不討好。管得太多,孩子嫌煩,自己也累得慌。適當放手,讓年輕人自己解決生活難題,咱們跳跳廣場舞、旅旅游,看似沒幫上啥忙,反而能讓家庭關系更和諧。該退場時就退場,這"無用"的灑脫,才是家庭關系的潤滑劑。
三、財務責任上,講究無用
別再當全家的"提款機"了!總有人覺得自己得給孩子買房、帶孫子、補貼家用,結果掏空了養老錢。老話說"救急不救窮",兒女遇到困難可以幫一把,但不能無止境地付出。鄰居李阿姨把養老錢都給兒子做生意,結果血本無歸,現在自己看病都得跟人借錢。六十歲后守住自己的養老錢,這不是自私,是對自己負責。學會說"不",把錢花在自己身上,買點保健品、出去旅個游,這"無用"的小氣,才是晚年生活的底氣。
六十歲往后,別再被"有用"困住手腳。賺錢不爭高低,家庭少點操心,財務守住底線,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這看似"無用"的活法,才是真正在為自己而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