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貢市富順縣舉辦新農人第六期專項培訓,邀請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周偉、晉超兩位副教授授課,并組織學員到該縣龍貫山稻粱現代農業園區實地研學,通過“課堂+田間”模式為新農人提供技術賦能與創業指導。
培訓中,周偉聚焦水稻高產高效機械化生產技術,結合富順“中稻+再生稻”模式,解析品種篩選、精準施肥及再生稻機收等關鍵技術,建議優化抗碾壓品種與輕型收割機械,推動全程機械化。晉超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主題,解析其核心價值與發展路徑,以國內外案例佐證其對三產融合、產業鏈價值提升的關鍵作用,強調需圍繞“四鏈”協同,構建政府引導、高校支撐、科創賦能的產業生態。
隨后,學員們深入龍貫山稻粱園區,參觀稻梁大數據中心及稻粱博物館。本土創業人才陳仁仕分享“生態大米”創業歷程:通過承包撂荒地、堅持有機種植,打造出每公斤超20元的高端品牌,帶動村民就業。“新農人”付剛介紹稻蝦共養模式,畝均效益提升30%,年產值破百萬。互動環節,針對“小農場對接大企業”難題,陳仁仕以與五糧液集團訂單合作為例,強調“品質優先、合作社整合資源”;付剛建議活用短視頻推廣農產品,精準觸達城市客群,“新農人”需兼顧技術創新與市場洞察,破解“種好”與“賣好”的雙重挑戰。
富順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深化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未來將強化校地合作,搭建“技術孵化+創業指導”平臺,培育更多復合型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吳奇凡、許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