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瞅準機會挺進廣大農村,成為新農人,在發展特色產業中施展拳腳。
在日照市東港區后村鎮竹田新村,“90后”盛政瑞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把原本有著穩定收入的工作辭了,然后和媳婦回到村里,在幾代人用心血澆灌而成的茶園里,開啟了他的二次創業之路——直播賣茶。
回村,是意料之外的選擇
對于職業的選擇,盛政瑞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回村接過父輩的衣缽,繼續當農民。
盛政瑞夫妻都是1994年出生。和眾多竭力跳出“農門”的村里年輕人一樣,他們大都遵循共同的人生規劃:懷揣著對城市的憧憬,在畢業后便一頭扎進城區,開啟了打拼生涯。盛政瑞大學畢業后,在市內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安全員,而妻子鄭蕾也輾轉于不同企業和部門之間,兩人靠著辛勤工作與節儉度日,在城市里購置了房產,落下了戶。
直到有一天,年邁的岳父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電話那頭,岳父滿是疲憊與無奈:“年紀越來越大了,身子骨實在撐不住,守著這幾十年苦心經營的茶業攤子,真是力不從心,你有空回來幫著打理打理吧。”
一開始,盛政瑞內心也十分糾結。在城里,雖然工資不算豐厚,但收入穩定,好不容易才在城市站穩腳跟,而回村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且,對于岳父的產業,他并不感興趣。可一想到那片凝聚著長輩無數心血的茶園,若是就此荒廢,實在于心不忍。“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么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盡管疏離于茶園,但盛政瑞一直十分敬佩岳父。日照市南茶北引成功后,岳父成為第一批種茶人。正是在這些勤勞的種茶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日照綠茶在后村鎮落地生根,從零星幾畝茶園,發展到如今近 4 萬畝的規模,茶葉加工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多達幾百余家。這份對茶業的執著與堅守,深深觸動著盛政瑞。幾經思量,他決定聽從岳父的召喚,回村試試。
一個月后,盛政瑞夫婦分別辭掉了各自原來的工作,一起回到了村里,走進這個熟知卻又陌生的地方。
做茶,從識茶開始
從家中開上車,拐過幾條寬街,再沿著新修的生產路走上大約五六分鐘,就能到茶園里,這是盛政瑞每次往返家與茶園的路線。這些年,村里經過改造發生了很大變化,小樓林立,道路也寬敞平坦,不少村民還購置了轎車、貨車。
初回村里,熟悉的鄉音、親切的鄰里,但距離感也隨之而來。不過,這份距離感并非來自于村里,而是來自于岳父交給他的那幾畝茶園。
不僅如此,作坊內那幾臺炒茶設備也讓他感到陌生。盡管他平日里沒少喝岳父家的茶,對日照綠茶那獨特的香氣也愛不釋手,但自小離開鄉村的他,即便婚后偶爾到岳父家幫忙,也從未深入了解過茶葉生產的門道,對于茶園管理、茶葉炒制等專業知識,完全是個門外漢。
好在,盛政瑞并不無助。在村里其他經驗豐富的茶農和鎮里茶葉協會的熱心幫助下,他從零開始,虛心學習采茶技巧和茶園管理技術。岳父也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炒茶技藝傾囊相授。
走進茶園,走進茶,盛政瑞對茶業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前我對采茶、炒茶的印象很模糊,真正深入進去才知道,從田間管理到采茶,再到炒制,每一個步驟都非常講究。”為了做好茶,盛政瑞整天不是蹲在茶園里,仔細觀察茶樹的生長習性,學習如何根據不同的時節和氣候進行田間管理,就是守在炒茶設備旁,跟著岳父反復練習炒茶手法,感受溫度與火候的微妙變化。
熟練掌握了茶葉生產技術后,盛政瑞不再忐忑,對于傳承和發展父輩的產業,也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有機會的時候,盛政瑞也會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茶業發展交流活動,充實自己。這些年,后村鎮幾乎年年舉辦茶文化節、炒茶技能大賽等活動。在這里,盛政瑞遇到了更多同行,一起切磋技藝,一起交流心得。這讓他感覺自己的眼界更寬了。
上直播,讓茶香飄得更廣
上午十一點半的時候,盛政瑞暫停了直播帶貨。剛剛下播的他,渾身還保留著那股在鏡頭前的興奮勁。“不到三個小時,收到下單300個,賣掉茶葉500多斤!”
盛政瑞開始接觸直播電商,是在2020年。
此前,為跑銷售、打渠道,盛政瑞帶著炒好的茶葉樣品,整天奔波于城區各單位、企業和商戶之間。但沒少碰壁,有時候一連幾天連一兩茶葉也沒有賣出去。
電商直播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剛開直播時,沒有粉絲,經常就一兩個人看,沒有回應和互動,看幾眼就走了”,盛政瑞說,現在反思,流量的低迷,歸根到底還是內容不夠吸引人。
當地開辦了直播培訓,村民們踴躍參加。上了一周課,他掌握了直播帶貨的基本技巧,連攝像剪輯都學會了。“以前覺得直播就是面對鏡頭說話,參加了培訓,感覺才真正入了直播帶貨之門。”如今,每次鏡頭開啟前,他都會先構思直播場景、拍攝流程,以及產品介紹和推銷方式。
鏡頭前,盛政瑞泡上一壺綠茶,一邊品茗,一邊介紹產品,神采飛揚。有時候,盛政瑞會把直播間搬到車間內展示炒茶工藝流程,搬進茶園內介紹茶葉管理技術。忙的時候,盛政瑞和媳婦輪流“出鏡”上播,一人播的時候另一個負責記錄購買信息和處理后臺業務。
隨著直播經驗的積累,直播間的生意越來越好,訂單量從最初的一晚上幾單、幾十單,逐漸增長到幾百單。在他的帶動下,弟弟和弟媳也相繼加入了直播賣茶的隊伍。
2022年,盛政瑞擴充人員,組建起了自己的電商團隊。這一年,團隊營業額達到了700萬元。僅直播號日接單量就達300-500單,日銷售額達到3-6萬元。
團隊組建之后,有很多茶農慕名找到盛政瑞,希望借助他的直播間賣茶。但盛政瑞很謹慎,每發出一批貨之前,他都要認真查看。“日照綠茶的名氣在于茶品,更在于日照人的誠信。”
近幾年,東港區抓住數字鄉村建設機遇,引導各個鎮發展電商產業。后村鎮在1909曙光里黨建綜合陣地打造了鄉村電商孵化基地,高標準規劃10個場景式直播間、共享直播間。盛政瑞第一時間入駐,在這里,他與眾多電商戶同臺“演出”,有合作,更有競爭,動力十足。
“創業沒有終點,人生需要勇往直前”。盛政瑞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這個道理,也為更多返鄉創業的 “新農民” 打著樣。
(東港發布 綜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