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苗苗,1987年考取了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畢業后留上海工作,后來在上海安了家.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來家,逢年過節,也是青蜒點水似的來邳看看我,便急忙地返回工作單位.今年五一假期,她來邳看我,并對我說:邳州的桃花島公園,許多親友對我贊不絕口,您帶我去逛逛這個公園吧.我雖然居住邳州城里.但住在城北,離桃花島較遠,很少光顧. 女兒提這一要求,我決定帶她游一次桃花島公園。
五月二日,我倆極早地吃過早飯、迎著初升的陽光,沐著春風,來到了桃花島的北門.在北門前的桃花島簡介廣告牌中,了解到;桃花島公園位于邳州老城東部,北鄰解放路,南到青年路,西至清遠街,東至中山路.公園占地面積 66 多公頃,水面占了近三分之二.公園門前的巨石上, 全國書協主席孫曉玲題寫的"桃花島"三個大字,剛勁有力飄逸瀟灑,十分惹人注目。
踏入園內,各種美景撲面而來,500 多種喬灌木達 700 多萬株.公園的景點,設計獨巨匠心,點綴在各種花卉樹木之中.高聳入云的六保塔,十分引人注目;流水印,清風雅居、筆印臺古樸中帶著古建筑的印痕、梯田花海別致中透露出田園風光;大榆樹風情街,文化韻味十足;贊邳州古詩碑林文天祥、李白均上榜有名;二十四季節橋,把中華春夏秋冬在公園展現;更令我驚奇的是出生在邳州,或在邳州生活過的歷史名人,均有石雕像,毅立在公園的不同場地。
邳州是塊古老的土地,劉林遺址、大墩遺址的開掘.證明六千多年前,這里便有人居住過.邳州孕育著許多大家在全國有著一定的影響。邳州又是商家群居,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歷史的印跡隨處可見,秦磚漢瓦,俯首可撿。
桃花島公園,是一座給市民消閑小憩、觀景健身場所,它的寓意告訴人們;這種小橋流水,亭榭點綴,花開四季的地方.更是一部厚重的邳州史料,使游園的市民俯首觀景,仰望遠古.給人增添了熱愛這塊土地、建設好這塊土地的歷史重任. 游園給我上了一堂邳州歷史課,游園給女兒苗苗對故鄉有了重新認識。
"媽,你好寫文章,寫篇游園有感,寫好我帶回去.給我的戰友,同事去閱讀”。這是女兒給我交待的作業,也是遠離家鄉的游子心愿吧,更是送給沒到過邳州外地人一種禮物。在這篇游記中,我就先介紹公園歷史名人吧.二十四季節橋也很有特色.那就放在下一篇文章里吧.在公園的西門,近百米之遙的小廣場上.高大威武的大理石雕像毅立在廣場中央,他便是我國造車鼻祖-奚仲.奚仲是軒轅黃帝的后人,因他發明了造車技術,使中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拉開了序幕.他的發明,使國家強盛.人民享福,被夏朝皇帝封為"車正官.奚仲先住薛地,后遷入邳州,建立邳國,后被封為"邳國侯".這么一位遠古偉人.掀開了邳州歷史的新一頁,這位名人.豎立在桃花島公園,使公園增加了仰望的一景。
一尊銅像,鑲印在豎立的大理石上,他便是鄒忌.站在銅像跟前,我感到特別的親切.因在初中課本上,選登了《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古文我現在還能背下來:鄒忌修八尺余.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鄒忌從自身經歷為例,向齊威闡述了受蒙蔽的嚴重性,并建議齊威王廣開言路.齊威王采納了他的建議,下令群臣吏民進諫,使得各國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被后人廣泛傳頌,成為千古美談.我這才知道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俺邳州人,我的同鄉。
僧祐,生于南宋文帝元嘉 445 年,卒于梁武帝天錳 518 年,享年七十三歲.僧祐俗姓俞,祖藉下邳,十四歲出家建業寺,曾師從律宗,名僧法穎. 武帝時他移居鐘山定林寺.僧佑一生勤奮好學,苦心著作,以精通律學者著稱,是我國著名佛教史學家和學者.他著的作品有《出三藏記集》《釋迦普》、《弘明集》等.如今,他高大的身軀,手拿佛珠,禱告著家鄉繁榮昌盛。
我與苗苗寧立在黃石公與張良的雕塑像前,久久不想離去.黃石公是一名隱士,他系秦末下邳人,生卒不詳,人稱圮上老人.他著有《太公兵法》一部,一直在尋找此書的傳承人后遇張良.圮橋上三次掉履,張良撿三次.他被張良誠心感動.授《太公兵法》一部,張良歸順劉邦.推翻秦朝, 建立漢朝,從此,把圮橋納履的故事,便長傳不衰。
陳鐸,下邳人號大聲,是我國明著名的音樂家、詩人、畫家, 尤擅長制曲,被后人稱之為"樂王".陳鐸的散曲,題材廣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會各行各業不同層次的人,但大多以城市居民生活為素材.代表作品有《滑稽馀韻》《月香亭稿》、《可雪齋稿》等.明萬歷年間,曾有《陳大聲全集》一書,流傳于世.站在他的塑像前,潛意識地聽到他的音樂, 在耳邊回響......
我和苗苗來到關帝廟前,關帝廟的建筑系重檐歇山式,四周有木制回廊,四合院式的明代建筑,大殿有關羽塑像,石雕赤兔馬咆哮在院內. 院內的樹上,游人掛滿了紅布條,禱求著五谷豐登、家庭和諧,國泰民安、愛情美滿的夙愿.苗苗對我說:"關公雖然不是邳州人.但他與邳州的淵源很深,邳州的土山鎮有關公的大廟,山上有關公赤兔馬踏出印記的馬跡亭.關公假降曹操時.關公夜讀兵書護義嫂的故事,我從小就聽人講過."苗苗說的對,關公雖不是邳州人,但在邳州留下許多故事.邳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曹操水淹邳州,呂布被曹操射死在邳州的白門樓,所以有人講:一座邳州城,半部三國史。
我和苗苗在湯應曾的雕像前.站的很久很久,不愿離去.湯應曾,外號湯琵琶,邳州人.明末著名琵琶演奏家。我對湯應曾還是比較了解的, 其原因是邳州原作協主席張士倫先生寫了一部《湯琵琶傳奇》的長篇小說,在首發式上,我得到一本.對湯應曾苦苦對琵琶彈奏的追求,對愛情的執著,催人淚下,感人肺腑.他留下的《胡茄十八拍》《牧羊曲》、《十面埋伏》,仍在各種音樂會上展現.他是我國琵琶演奏中的一代宗師. 游園結束了,但心情一直在激動中:公園是人游玩觀光的場所,但加入了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會給人許多遐想:厚重的歷史,使游人對家鄉的了解,對歷史的回顧,能激發游人對家鄉的熱愛.桃花島公園的設計者,真是匠心獨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