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年初以來,為有效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要求,遼寧省沈陽市生態環境部門以打造“黨建紅 執法藍 生態綠”黨建品牌為抓手,創新建立“1+2+N”規范性執法體系,采取15項約束性機制,著力把好“五個關”,嚴格落實涉企行政檢查“五個嚴禁”“八個不得”要求,以高水平保護服務支撐沈陽高質量發展。
合并檢查任務,把好“統籌關”
統籌制定年度執法計劃,實現“雙隨機、一公開”與各類專項執法“統一計劃、統一組織、統一實施”,避免多頭執法。依托執法系統,自動提示企業本年度已經檢查過的數量,對次數過多的進行阻斷,避免過度或重復執法。依托“互聯網+”平臺,針對統一監管對象,通過“邀約、響應”模式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實現“一次進門,查多件事”。
強化制度落實,把好“規范關”
開展引導式執法,將行政檢查流程規定嵌入到執法系統中,確保執法人員按照法定流程規范開展檢查。落實公開公示制度,全年處罰案件公開率、信用中國和“互聯網+”平臺錄入率、生態環境部處罰備案系統、生態環境局官網、行政處罰系統錄入率及公開率均實現100%。根據全市年度執法稽查計劃,充分利用執法指揮調度平臺等信息化稽查手段,以及內部約束監督機制,開展自查自糾,切實規范執法行為。
堅持“非必要、不執法”,把好“入門關”
嚴格履行執法派單審批、備案制度,確保能合并實施行政檢查的,不重復檢查;能聯合實施行政檢查的,不多頭檢查;能通過書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監管等方式監管的,開展非現場檢查。嚴格控制專項檢查,所有專項檢查均進行必要性評估,由主要負責人批準并向司法部門備案后,方可開展。嚴格落實“無派單、不執法”要求,所有行政檢查均應用執法系統實施,并通過系統自動形成執法案卷,以便后續查詢和監督。
嚴格執法資格管理,把好“主體關”
建立執法人員信息數據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自動對執法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核,不具備執法資格的人員不得開展執法檢查。將持證情況納入執法人員個人績效考核,依托執法系統開展“云培訓”和在線考試,有效提升執法隊伍持證比例和執法能力。開展持證情況專項稽查,對現場執法過程進行抽查,針對單人執法、無證執法等問題啟動稽查問責程序。
強化執法監督,把好“廉潔關”
制定行政執法人員廉政風險防控辦法,采取“自查+稽查”相結合的模式,嚴防執法領域25種禁止行為。聘請社會監督員參與現場執法、案件審議等監督事項,積極營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執法環境。創新開展二維碼反饋監督,所有入企檢查完成后必須向企業現場負責人出示評價二維碼,對于執法不規范、亂作為等情況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據沈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市執法隊黨委書記王永峰介紹,通過建立“1+2+N”工作體系,沈陽市形成了“執法任務高度統籌、執法行為規范嚴謹、執法檢查精準高效,執法監督全面有力”的生態環境監管格局,既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企,又保證必要的檢查有效開展,執法檢查法治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今年,我們將通過正面清單、包容免罰、惠企幫扶、普法宣傳等方式,持續開展精準有效、形式多樣的執法幫扶行動,切實優化執法領域營商環境建設,有效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王永峰說。
據悉,2025年第一季度,沈陽市共開展生態環境執法檢查1517家次,同比減少44.2%;發現并推動整改環境問題648個,同比增加11%;下達行政處罰決定117件,同比增加95%,罰款金額1497.99萬元,同比增加647.76%,真正做到了“減負不減監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