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關于中美是不是開展了關稅和貿易談判,傳出了多種矛盾消息。中方公開表示,沒有和美國進行任何正式會談,僅僅實施了工作組級別的底層溝通。美方從特朗普到財長貝森特,都信誓旦旦地聲稱,和中方進行了溝通。當媒體問到,美方到底會見了中方哪些人的時候,這兩位卻語焉不詳。
4月30日,本森特承認,在18個重點關稅談判對象中,有17個前來接洽,中國沒來。那前來接洽的17個,就能很快達成協議嗎?恐怕不會有這么容易。
據報道,歐盟忽然對美國幾大互聯網巨頭實施壟斷罰款,蘋果公司被罰款5億歐元,元宇宙平臺,也就是臉譜網站,被罰款2億歐元。
雖然只有幾億歐元,但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美國雖然在貨物貿易上常年逆差,但是在互聯網服務貿易上卻是順差。臉譜、X等社交媒體,貝寶等支付手段,以及亞馬遜等電商平臺,在歐洲大行其道,幾乎打垮了所有的當地競爭對手。歐盟早就想要對這些互聯網巨頭下手,但一直隱忍不發。如今,歐洲被特朗普的烏克蘭政策加關稅政策,逼得忍無可忍,終于逮住機會出手了。
歐盟還在討論,要針對特朗普支持率最高的幾個州進行精準打擊。比如,肯塔基州和佛羅里達州比較支持特朗普,歐盟可以分別禁止這兩個州的威士忌和橙汁進口。
歐洲敢這么做,是出乎特朗普意料的。歷史上,美國對歐洲的貿易戰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歐洲國家雖然結成了經濟政治聯盟,但畢竟不是統一國家,容易被各個擊破。加上美國多年來滲透歐洲政壇,培育了不計其數的傀儡和代理人。
但是到了特朗普這里,情況發生了變化。代理人和特朗普并不是一個陣營,他們只聽命于美國的“影子政府”,主要是民主黨勢力,特朗普完全指揮不動。所以,我們就看到了歐洲反抗美國的罕見一幕。
在對日談判的問題上,特朗普和貝森特也是以謊言自嗨。貝森特說,馬上就要和日本達成非常好的協議了,但日本方面卻沒有透露任何風聲,顯然是沒有談妥。
當然,在諸多談判對象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印度。印度是表現最積極、最希望早日達成協議的唯一國家。莫迪政府是想插隊到中國前面,先談成、先引資,吸引美國制造型企業把工廠放過來、把訂單投過來,這是地道的與虎謀皮。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莫迪還與萬斯上演了一出“美印一家親”,他會見了萬斯的印度裔夫人,還見了他們的混血小孩。
那么,莫迪能如愿嗎?特朗普搞關稅戰,是要為美國撈好處;印度同樣也想要撈好處。有本事在鐵公雞身上撈取好處那是本事,但如果兩國聯合起來制定針對中國的陰謀,那我們是要堅決反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