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印媒還是用上了這一招!
是什么呢?
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今早的消息,印軍深夜出擊,對巴方采取了襲擊行動。
隨后,巴軍立即反擊,并且成功擊落了6架印軍戰斗機,其中包括3架陣風戰機和1架蘇30戰機。
巴軍收到這一捷報后自然是非常高興,但印方卻很不服氣,他們發布了一份公報稱,印軍的行動有重點、非升級、有分寸,在目標選擇和執行方式上都相當克制。
顯然,他們正試圖找回面子。
不僅如此,印媒也想出了一招。
就在襲擊行動發生后,還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他們就公布了一組數據。
其一,印軍擁有145萬人左右,而巴軍只有65萬,兩軍在人數上的比例是2.23比1,巴軍毫無優勢。
其二,印軍擁有戰機2229架,而巴軍只有1399架。
其三,印軍擁有坦克4201輛,而巴軍只有2627輛。
其四,從戰車數量上來看,巴軍只有1.7萬輛,而印軍擁有14.8萬輛,遠遠超過前者。
其五,印軍還擁有2艘航母,而巴軍則沒有。
從印媒發布的數據來看,印軍似乎能夠以5比0的結果完勝巴軍。
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數量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印巴”兩軍的實力,然而戰斗的結果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地形、氣候、裝備質量、人員素質和指揮能力等,而印軍的戰斗能力大家也有所了解,那真叫一個不敢恭維。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印媒引以為傲的空中力量。印軍戰斗機的數量雖然不少,但其機型大多還是陣風、蘇30、米格29以及自制的光輝戰機等,其特點就是:要么太老,要么性能太差,戰斗力均不強。
一夜之間被擊落6架,就是他們的戰績。
另外,印軍配備的坦克型號主要是T90和T72,這兩款坦克的問世時間也很長了,特別是T72,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產物,雖然有所升級,但與巴軍配備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比起來,還是要略微遜色一些。
再者,印軍戰車的數量雖然很多,但從目前爭議區域的地形來看,戰車在數量上的優勢或許不能顯現出來。
而印軍的航母就更不用多說了,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事情。
由此可見,印媒給出的這一組數據似乎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印巴兩軍實力,而印軍更是無法實現5比0完勝的結果,這些信息顯然是經過印媒精心挑選和片面強調的。
怎么說呢?
印媒這樣的報道影響很大,這會增加莫迪和印軍高層對局面的誤判。
此外,這還會激起普通民眾的情緒,給莫迪造成更大的壓力。
我們知道,雖然莫迪的態度很強硬,又是切斷河流,又是授予印軍“自由行動”,似乎他什么也不怕。
但實際上,他的心中也都沒底,不知道究竟該不該打,又能否打得過。盡管有美、俄的雙重支持,他也必須考慮到與巴開打的后果。
可印媒卻看熱鬧不嫌事大,發布這樣的數據來增加普通民眾的戰斗意向,實在是令人作嘔。
現在看來,印巴之間的一場戰斗是在所難免了。
在戰機被擊落后,印軍也發布消息稱,將會做出“適當回應”。
這就說明印軍還會再次報復,而巴軍也不太可能會退讓,這就必然會導致交“火”。
但需要注意的是,印軍同時也在強調,回應將是“適當的”。
這說明莫迪并不希望大打出手,他只是想找回面子,給民眾一個交代。
話到結尾,筆者在這里做出一個判斷:印巴兩軍會斷斷續續地打下去,且規模不會太大,持續兩三個月的時間后在多國的斡旋下收場。
那么大家認為莫迪是否還留有后手,印軍真的敢再次報復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