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高語陽 余暉
5月7日,重慶市黨政代表團到廣東考察交流,當日下午,兩省市在廣州舉行工作會面。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廣東省省長王偉中,重慶市市長胡衡華等參加有關活動。
“深化重大國家戰略協同聯動”是這次工作會面的重要主題。
重大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是事關未來的重大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下,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推出,對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布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區域協調發展,既需要區域內部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也需要區域和區域之間協同融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發揮輻射帶動力、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活力。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萬億元,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廣東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
重慶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疊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2024年,重慶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人均GDP突破10萬元大關。
兩省市有各自“走在前列”的發展優勢。深化重大國家戰略協同聯動,取長補短,優化區域要素配置,優勢疊加,可以實現“1+1大于2”的成效。
在5月7日的交流會上,黃坤明指出,希望與重慶一道,著眼共同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戰略對接聯動為牽引,共同拓展內外貿市場。
袁家軍則表示,希望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聯動標志性成果,更好服務全國大局。
此前,相隔數千里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已經在協同聯動。而且,合作重點已經從簡單的單向產業轉移承接,全面升級到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資金鏈多元協同的新階段。
目前,戰略協同仍在不斷深化。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仍在加強。例如,全國在建最大的“四網”融合綜合交通樞紐重慶東站正在建設。通車后,乘客從這里出發,將能在1小時內到達成都、貴陽等地,3小時內抵達武漢、昆明、長沙,6小時內則可抵達北京、上海、廣州。
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當前,廣東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則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兩地產學研合作,基礎好、前景廣闊。
在廣東期間,重慶市黨政代表團還前往廣州、深圳,考察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了解廣東在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促進產業科技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情況。
黃坤明指出,希望與重慶一道,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引導雙方企業用好廣交會、高交會、西洽會等平臺渠道。
袁家軍則表示,希望廣東與重慶在做強汽車產業、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拓展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能級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