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假設韓國新一屆總統選舉候選人出現三人對決局面,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的支持率超過46%,位列第一。韓聯社報道,根據民調機構Realmeter發布的調查結果,假設李在明與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和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對決,李在明、金文洙和李俊錫的支持率分別為46.6%、27.8%、7.5%。另外,51.5%的受訪者支持實現政權輪替,較上一次調查下降5.3個百分點;42.8%支持由國民力量黨繼續執政,較上一次調查上升5.1個百分點。兩者差距從兩位數收窄至單位數。
李在明(資料圖)
此次,共同民主黨黨內競選共有3人參選,分別為李在明、京畿道知事金東兗和前慶尚南道知事金慶洙。該黨規定的黨內競選方式為黨員投票50%和對韓國民眾開展的民調50%相結合的方式,在各選區輪換進行初選投票。不過,隨著選舉日期的臨近,李在明身負的司法案件審判也在“與時間賽跑”。此前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26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進行二審宣判,推翻一審判決,判定李在明無罪。
面對司法重擊,李在明并未表現出慌亂。他在5月1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判決結果與我預想的不同,但法律是國民廣泛共識的體現,民意最重要,我會順從民意。”乍聽是退讓,實則是將輿論重新置于競選主軸。從時間節奏看,評論界普遍認為首爾高院在總統大選前作出判決的可能性極低。保守估計,重審程序至少需耗時三個月,而總統選舉預計在此之前舉行。因此,盡管李在明帶著“未決之罪”參選,但在法律尚未阻斷其資格前,他的勝率依然是當前所有候選人中最大的。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的熱度并非競選總統才被外界關注,在韓國政壇,他的政治之路可謂是跌宕起伏。他曾三次挑戰總統寶座,雖然最終都遺憾落選,但為他累積了不少政治影響力。2022年惜敗給尹錫悅后,他于同年6月的補缺選舉中,以“桂陽區乙”議員身份重新殺回國會,并在8月28日舉行的共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中,以77.77%的高得票率當選共同民主黨代表。2023年8月,為抗議尹錫悅對日外交和“核污水排海”問題,他進行了24天絕食。2024年12月在尹錫悅貿然發動戒嚴事件中,他甚至直播翻墻進入國會,被170萬人在圍觀。
另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2日,韓國前國務總理韓德洙在國會舉行參選記者會,正式宣布將參加第21屆總統選舉。記者會上,韓德洙表示,當前世界正處于大變革時期,國際秩序正在動搖,韓國也陷入一片混亂。如果不進行政治變革,民生、經濟、外交狀況得不到改善。他提出了三項競選承諾:立即修憲、解決由美國關稅引發的經貿問題、團結國民。
民調顯示,韓德洙的支持率僅次于李在明。支持者認為,韓德洙在經濟事務方面經驗豐富,再加上美國的許多政策制定者和安全專家都對他評價頗高,這將使他成為能夠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激進關稅政策和其他經濟問題的最佳人選。但批評者認為,與李在明相比,韓德洙缺乏強大的政治基礎,且年紀太大,不適合擔任總統。在韓德洙宣布辭職后,代總統職務原本將由下一順位的崔相穆擔任。
李在明(資料圖)
距離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僅剩不到一個月。尹錫悅的黯然出局,李在明的強勢回歸,以及文在寅的公開亮相,使得韓國政壇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烈震蕩。如今的格局,既像一次大規模的“清算行動”,又如一場火線登基的宮廷政變。右派的策略很明確:即便輸了總統,也不能讓李在明毫無代價地執掌大權。左派的底氣也不低:靠著文在寅留下的政治遺產和尹錫悅自毀前程的負資產,共同民主黨看到了卷土重來的最佳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