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E薈、《醫師在線》雜志
前天我和一位村醫朋友閑聊,他感嘆說:“我還有將近20年才退休,村醫沒有油水可言了,如果有機會重選,我一定選擇改行!”
聽到他這么說,我反問道:“不干村醫,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他未答,我卻從他近年來的發展中看到了答案……
一段對話,兩種選擇
多年前,我和他的一次談話中,他也是同樣垂頭喪氣地向我說起類似的話。
他說:“村醫真的不好干,人多,競爭力大,咱也不會說,不會忽悠,所以也就掙不到錢,干村醫,我是看不到希望了。”
我說:“話也不能這么說,你沒看見,哪個鄉鎮沒有幾個看出名的,十里八鄉慕名而來,如果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長久生存的,你說是吧?所以,別灰心,只要努力,你也可以的。”
“唉!”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沉默不語,似乎,再也無話可說了。
許是感染了負面情緒,自那以后,我的情緒就一直很低落。一想到基層的問題根深蒂固,個人很難撼動,就感到煩悶無望。
而在我陷入自怨自艾的怪圈走不出來時,和我一塊聊天的那位村醫,卻一點也沒落下。他充分利用看診外的閑暇時間,搞養殖種植,一年忙到頭,雖然干村醫收入不多,但副業發展卻讓他收獲頗豐。積極行動的他,并沒有受到村醫職業前景迷茫的制約,反而通過主動改變走向了柳暗花明。
對比兩次談話,我驀然驚醒,面對困境,怨天尤人毫無意義,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如何選擇。
面對職業瓶頸,村醫怎么走
雖然嘴上說著轉行,但是我認識的大部分村醫朋友還是對于這份職業戀戀不舍的,那么村醫到底如何尋求更大的發展,使日子過得更好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思路可供參考。
一是提升學歷
目前,醫學中專學歷逐步面臨淘汰,且再無緣報考執業醫師。有地方更是發布消息稱,本科畢業生可以免試進入村衛生室工作。這一切都意味著,從前不太受重視的村醫學歷門檻已經靜靜豎起。所以,再不提升學歷,連留在醫療圈都困難。提升了學歷,除了做村醫,也還能有更多的職業拓展空間。
二是證多不壓身
多拿證總比少拿證要好,我也正是踐行了這一宗旨,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拿到了很多資格證書,這些證書也幫助我順利通過招聘考試,成功晉級。建議廣大村醫朋友們,趁年輕精力旺盛,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爭取早日考取執業資格證書,憑本事掙錢吃飯,更有底氣。
三是多點執業,或者做個兼職
現在,國家政策已經允許多點執業了,這讓那些擁有執業醫師證及以上職業資格的醫生們,可以充分利用一技之長,來賺取自已滿意的收入。
除了發揮村醫主觀能動性,我還有些許建議,希望能夠被更多人聽見看見。
一是建議退休老村醫返聘,發揮余熱
大多數老年退休村醫除了看病這一技之長,再無別的掙錢門路了。如果將他們返聘回來,不僅可以讓他們繼續發揮余熱,賺取收入,并能夠帶動一些年輕村醫奮斗,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二是廢除執業地點范圍限制,全國通用
此舉能夠讓多點執業遍地開花,更上一層樓。畢竟,就目前來說,醫生執業,一不小心便會陷入超范圍行醫,輕則罰款,重則吊銷執照。所以,也只有從政策層面上疏通了這一堵點,這些麻煩事才能迎刃而解。
最后,重新回到關系到村醫的未來命運問題上來,我還是希望在未來幾年里,新醫改能夠就村醫的收人問題和養老問題,制定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讓全國廣大村醫真正不再有職業的后顧之憂,才能真正激發干勁。
本文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
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鄉村白大褂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國醫大師學驗傳薪集》,該書是關于國醫大師學術經驗整理而成,國醫大師是中醫藥界頂級榮譽專家,是中醫藥界學習楷模,學習榜樣,傳承創新。
該書集中展示國家已表彰的90位國醫大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要點學驗俱豐,通過本書可以帶各位基層醫生一起走進國醫大師、學習國醫大師的經驗分享。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有其他購書需求或疑問
請掃碼添加客服咨詢
點贊·在看·基層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