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自己實施的軍事行動具體情況,強調整個軍事行動持續27分鐘,攻擊了巴基斯坦9個目標。巴基斯坦方面公布最新死傷結果是,至少26名平民死亡,另有至少46名平民受傷。傷亡的平民中包括了大量婦女和兒童,包括“2名三歲女孩”和“至少7名婦女”在襲擊中遇難。印軍這次軍事行動給巴基斯坦造成較為嚴重人員傷亡,主要是無辜平民傷亡。不過印軍在軍事行動中并沒有占到便宜,基本上被巴軍壓制。
1
巴基斯坦背靠強大體系“超視距獵殺”,公布最新戰果:擊落8架印軍戰機。巴基斯坦防長上午公布的最新戰果是擊落6架印軍戰機,印度承認至少3架戰機墜毀。最新消息是,巴基斯坦宣布整個空戰行動擊落8架印軍戰機,并且公布了具體型號。巴方公布的型號具體為,3架陣風戰斗機、1架以色列產蒼鷺武裝無人機、1架美洲虎攻擊機、1架印度國產LCA戰斗機、1架蘇-30MKI戰斗機、1架米格-29戰斗機。
空戰中印軍遭遇全面壓制,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專家分析指出,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搭載霹靂-15遠程導彈(射程200公里),配合ZDK-03預警機(監控半徑450公里),形成“超視距獵殺”能力。印度“陣風”雖配備“流星”導彈(射程150公里),老舊的“費爾康”預警機(監控半徑僅300公里)根本無法實現對巴基斯坦戰機的有效監控。從已經找到的陣風戰機殘骸可以看出,這次陣風掛載的是“米卡”導彈射程僅80公里,不具備與巴軍交戰能力。
數據鏈整合優勢明顯,巴基斯坦體系明顯占優。巴基斯坦裝備的6個營紅旗-9BE防空系統(攔截距離260公里)與LY-80中程防空系統(覆蓋70公里),形成多層次攔截網,并且在實戰中擊落一架印軍戰機。印軍前線機場缺乏加固機庫,半數戰機暴露在衛星監控下,只要起飛就能被巴基斯坦鎖定,在戰斗中不戰先敗。巴軍通過中巴聯合防空指揮系統,實現預警機、殲-10CE與紅旗-9BE的實時數據共享。印度“陣風”、蘇-30MKI與“幻影-2000”分屬法、俄、歐不同數據標準,數據整個十分困難。
電子戰網絡攻防,印軍明顯處于劣勢。殲-10CE配備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備有最新型號電子吊艙。印度為蘇-30MKI升級的“雪豹”雷達仍采用無源相控陣技術,抗干擾能力落后一代。印軍陣風戰機雷達系統也明顯落后,并且升級工作剛剛完成,相應性能指標不能充分釋放。印軍在作戰過程中,在電子戰和網絡對抗上明顯處于劣勢。當殲-10CE與紅旗-9BE在實戰中碾壓“陣風”與S-400時,印度軍工的“貼牌模式”已宣告破產。將技術優勢轉化為體系效能——這不僅是裝備的代際超越,更是國家意志與戰略智慧的全面勝利。
2
空軍戰敗,印軍陸軍邊防站沒有能力抵御巴基斯坦炮擊,選擇舉白旗乞求饒命。印軍空軍完全戰敗,這對依賴空軍支援的印度陸軍也是巨大打擊。巴基斯坦準備使用SH-15卡車炮對印軍的一個邊防站實施炮擊,結果印軍士兵直接放棄抵抗,選擇了舉起白旗,乞求饒命。可以說這次軍事行動中印軍士兵心理上已經被巴基斯坦擊敗,失去了抵抗意志。印度在軍事行動結束后,主動向美俄等主要國家通報情況,說明印度也想鳴金收兵,不想再打了。
3
巴基斯坦首戰告捷,成為第一輪與印軍大規模交手的勝利方。印軍的失敗本質上是其軍事體系結構性缺陷的綜合體現,戰略短視、戰術僵化、后勤脆弱、裝備混亂、士兵素質低下及國防工業薄弱。印軍士兵多來自貧困階層,受教育程度低,身體素質差,將參軍視為謀生手段而非使命,缺乏凝聚力。而巴軍因長期面臨外部威脅,士兵戰斗意志和宗教認同感更強,在沖突中表現更頑強。這次較量中,擁有裝備優勢和兵員優勢的巴基斯坦贏得勝利就很好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