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姿也胖了。
胖成了張惠妹。
2025年5月,孫燕姿在上海的演唱會舞臺上,一襲禮服包裹著比年輕時更圓潤的身形,雖然歌聲依舊清澈如初,但“孫燕姿發福”的詞條還是迅速登上熱搜。
有人調侃“女神也逃不過歲月”,有人感慨“這才是真實的幸福”,更多人則翻出她年輕時清瘦的照片對比。
不得不承認,那個唱著《天黑黑》、留著短發、瘦得像紙片的“華語小天后”,如今已步入中年。
歲月不饒人啊!
1978年,孫燕姿出生于新加坡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南洋理工大學教授,母親是教師。
看似乖巧的成長環境,卻藏著她的叛逆基因。
學生時代的她討厭上學,歷史老師曾當眾勸她“別去考試,會拉低全班成績”,這句話刺痛了她的自尊心。
她開始拼命讀書,成績從墊底的20分沖到最高等級A1。
但后來在校園里偶遇那位老師時,她選擇擦肩而過,“我不覺得他鼓勵過我”:這種倔強,后來成了她音樂里的棱角。
大學時,她在南洋理工大學組建樂隊“Hall6”,創作了人生第一首歌《Someone》。這首歌后來被鄭秀文重新填詞翻唱,成為千禧年華語樂壇的一段佳話。
母親看出她的音樂天賦,送她去李偉菘音樂學校學聲樂,命運的齒輪就此轉動。
1998年,華納音樂董事長周建輝到訪新加坡,偶然聽到她的歌聲,當即決定簽約。但父親堅持要求她先完成學業,華納為此苦等兩年。
直到2000年,這個戴著牙套、穿著白T恤的22歲女孩,才帶著首張同名專輯《孫燕姿》正式出道。
專輯里的《天黑黑》席卷亞洲,讓她一年內狂攬15座“最佳新人獎”。
媒體驚嘆于她獨特的聲線:既有王菲的空靈感,又帶著張惠妹的爆發力。
樂評人用“孫燕姿現象”形容這種橫空出世——沒有緋聞炒作,不靠華麗造型,單憑音樂就讓全亞洲記住了這個名字。
2003年,當《遇見》成為街頭巷尾的“國民情歌”時,孫燕姿卻突然宣布暫別歌壇。
外界猜測紛紛,直到多年后人們才知道,她當時正與抑郁癥抗爭。
“做個‘好孩子’反而是最叛逆的事”,她在采訪中輕描淡寫地帶過那段黑暗時光,就像歌里唱的“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暫別的一年里,她成立個人音樂公司Make Music,去印度加爾各答收養貧困兒童,探訪非洲饑荒地區。
在剛果的烈日下,她抱著瘦弱的孩子流淚,在汶川地震災區,她默默捐贈50萬新元物資。
這些經歷被她寫進《逆光》:“我不要困難把我們擠散,我責備自己那么不勇敢”。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她作為海外華人代表壓軸獻唱。
舞臺上的白色長裙隨風飄揚,鏡頭掃過她微微顫抖的手指——后來歌迷才知道,那晚她正發著高燒。
這種近乎執拗的敬業精神,讓她在2005年成為金曲獎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國語女歌手”得主,與周杰倫并列登上《亞洲周刊》封面。
孫燕姿的人生,終于攀到了巔峰。
2010年后,孫燕姿的生活重心逐漸轉向家庭。
生下兩個孩子后,體重一度升至110斤,她笑著在社交平臺分享健身餐:“法令紋和贅肉都是勛章”。
2023年開通短視頻賬號時,她系著圍裙切菜自嘲:“冷門歌手來做飯啦!”圓潤的手臂線條引發熱議,她卻回應:“我的生活不只是唱歌”。
這種真實感貫穿她的職業生涯。
當記者惡意PS她非洲慈善的照片造謠“虐童”時,她淡然回應:“我知道其他藝人不滿我為什么能談戀愛、能說走就走,但人生不該只有一種模樣”。
2020年與林俊杰合作抗疫歌曲《Stay With You》,她堅持不修音:“瑕疵比完美更動人”。
如今47歲的孫燕姿,依然保持著兩年一張專輯的節奏。
2024年江蘇衛視播出的電視劇《要久久愛》中,她演唱的主題曲讓無數80后、90后淚目:
那些曾在MP3里循環《開始懂了》《我懷念的》的年輕人,如今已為人父母,而她的歌聲依然在陪伴新世代。
上海演唱會上,當《克卜勒》的前奏響起,臺下萬名觀眾舉起手機匯成星河。
舞臺中央的她,眼角有了細紋,腰身不再纖細,但唱到“藏在眾多孤星之中還是找得到你”時,那個清瘦倔強的少女仿佛從未離開。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