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東北老鄉家,門前立著棵比人高的圓錐繡球。
花開時像堆雪,層層疊疊從房頂漫下來,小別墅跟泡在云里似的。誰能信這株“花樹”養了整整二十年?
現在裝修都盯著大理石巖板,可老鄉這棵花,才是砸錢買不來的家裝靈魂。圓錐繡球我熟,前年在陽臺試著種過兩盆。剛發芽時弱兮兮的,想著北方冬天冷,生怕熬不過去,沒想到開春自己冒出新芽。
按老鄉說的,選個向陽的地兒,土得松快透氣,別積水,剩下的就是年年修剪。
你說說,現在誰裝修不砸錢?可網紅材料年年換,這花樹卻跟著房子長,一年比一年精神。
去年去花卉市場,小苗才筷子高,老板說“養十年能竄到兩米”,當時覺得夸張,看了老鄉家才信。都說北方養花難,尤其木本植物,可圓錐繡球偏偏皮實。冬天零下二十度凍不死,夏天曬狠了遮遮陰就行,比那些嬌氣的多肉、月季好伺候多了。
年輕人總想著“速成美景”,陽臺擺幾盆網紅綠植,死了就換,哪肯花心思等一棵苗長成樹。但老鄉說,剛種那幾年,冬天怕凍著,夏天怕曬著,每年開春都要修枝,剪錯了心疼好幾天。
“就跟養孩子似的,得花時間琢磨。”他蹲在花樹旁,摸著碗口粗的主干,“現在省心了,每年自己冒新枝,開花比往年還瘋。”你看這花樹,春天發新葉,夏天開白花,秋天葉子變紅,冬天落了葉,枝干也有型,不像別的花草,一枯萎就剩個盆。
我個人覺得,這花樹就像家里養的老物件,時間越久越有味道。
大理石墻面擦得再亮,巖板茶幾擺得再氣派,都是冷冰冰的,哪有這棵花樹帶著人氣兒?“人養花,花養人”,這話一點不假。老鄉院子里還有棵十年的月季,比不過這繡球高大,卻也爬滿了半個籬笆。
他說現在年輕人裝修愛跟風,其實老一輩養花的講究,才是過日子的智慧。選對了植物,找對了地兒,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就像這圓錐繡球,前期費點心思,后面年年開花,成了家里的風景,也成了時間的記號。
你說,等咱們老了,院子里有棵自己養了二十年的花樹,別人路過夸的是啥?不光是花好看,更是咱沉得住氣、把日子過出滋味的那股勁兒。
現在不少人嫌養花麻煩,覺得不如買現成的裝飾省心。可他們不知道,看著一棵小苗慢慢長大,開花時的那種歡喜,是花錢買不來的。
就像老鄉說的,“剛開始也沒想到能養這么久,養著養著,就成了習慣,成了念想。
”這大概就是養花和裝修最大的不同吧——一個求快,一個求久。求快的容易過時,求久的卻能歷久彌新。圓錐繡球的妙處,還在于它的“不嬌氣”。
不像有些花,動不動就生病、招蟲,它只要光照足、水適量,就能自己長得好好的。
北方的氣候,對很多植物來說是考驗,可它偏偏適應得很好,成了北方院子里的“常客”。你要是想打造庭院,又沒太多精力天天折騰,選它準沒錯。種下一棵圓錐繡球,就像種下一個時間的約定。
你陪著它長大,它陪著你的房子變老,一年又一年,花開的時候,就是最好的回報。這樣的家裝,不比那些砸錢堆出來的“網紅風”更有意義嗎?當然,養這么久也不容易,得扛得住寂寞,受得了過程中的小挫折。
可人生不就像養花嗎?總得有點耐心,才能等到花開的那天。東北老鄉的這棵花樹,看著是風景,其實是歲月的沉淀,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堅持。
或許,我們真該停下急功近利的腳步,學學這種“慢裝修”的智慧。用時間做顏料,用耐心做畫筆,在自家院子里,畫出一幅獨一無二的風景。
至于這風景能不能成氣候,就看你愿不愿意,把光陰賭在一棵小苗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