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開始一系列關于一座極具吸引力的海軍露天博物館的文章。該博物館位于喀瑯施塔得“愛國者”公園內,靠近彼得羅夫斯基公園,坐落在烏斯季-羅加特卡的西側。
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中,我們將聚焦于水雷、魚雷和導彈武器系統。在后續的篇章中,我們將介紹更大型的展品。
喀瑯施塔得的“愛國者”公園是最年輕的軍事主題公園之一,建設項目屬于“彼得大帝遺產——俄羅斯艦隊的財富”計劃的一部分。公園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其全名為“西部軍區軍事愛國主義公園‘愛國者’”。
除了展示各類軍事裝備和潛水裝置外,該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復原喀瑯施塔得干船塢海軍部(以彼得一世命名)的歷史景貌,該海軍部是根據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規劃在18世紀末建造的。
在公園道路沿線,陳列著幾枚航空炸彈。其中之一是近1.5米長的ОФАБ-250-270型破片高爆航空炸彈,總重266公斤,其中97公斤為炸藥。
另一枚是ФАБ-250型高爆航空炸彈,重量為250公斤,其中99公斤是炸藥。
還展出了1933年列裝的BB-1型深水炸彈投放器,該炸彈總重165公斤,其中135公斤為炸藥。這種炸彈用于在最大100米深度內打擊敵方潛艇。
還有一枚1908/1939年式的海軍錨雷,重近600公斤,其中115公斤為炸藥。這種水雷可在最大1125米深的水域中攻擊水面與水下目標。
最后是АМД-1-500型航空磁性沉底水雷,于1943年列裝。
它的炸藥重量為300公斤,最大作戰水深為30米。
航空用反應式上浮水雷——РМ-1型,于1960年列裝。
這種水雷的最大布設深度為300米,炸藥重量為200公斤。
反應式深彈發射器——РБУ-1200“颶風”,于1953年列裝。
該發射器可發射五枚口徑為253毫米的反應式深水炸彈,每枚炸彈重73公斤,最大射程達1200米。
另一種反應式深彈發射器是РБУ-1000“旋風-3”,于1961年列裝。
它可發射六枚口徑為300毫米的炸彈,每枚炸彈重196公斤,射程可達1000米。
接下來是反應式深彈發射器——РБУ-6000“旋風-2”,也于1961年列裝。
它可以發射十二枚212毫米口徑的РГБ-60型炸彈,每枚重120公斤,最大射程達6000米。
這些系統至今仍在俄羅斯海軍服役。
接下來介紹魚雷武器。
ОТА-40型單管400毫米魚雷發射器,用于水面艦艇和潛艇。
ДТА-53型雙管533毫米魚雷發射器,用于水面艦艇。
АТ-2У型航空自導式反潛電動魚雷,于1973年列裝。
該魚雷重達1噸,其中150公斤為戰斗部炸藥。
這款魚雷以最高40節的速度航行時,其射程可達10公里,最大下潛深度為400米。
400毫米口徑的反潛自導小型電動魚雷СЭТ-40,于1962年列裝。
魚雷總重量為550公斤,其中戰斗部為80公斤。
航程約為10海里,最高航速達30節,最大下潛深度為200米。
1962年列裝的400毫米自導電動魚雷СЭТ-40的訓練型號。
1972年列裝的533毫米反潛遙控電動魚雷ТЭСТ-65,是СЭТ-65魚雷的改進型號。
該魚雷總質量為1820千克,其中戰斗部重量為205千克。
其航程可達20公里,航速可達40節,最大潛深為400米。
這個裝置是1984年列裝的艦載被動干擾系統ПК-10中的КТ-216控制臺。
那么現在我們來看看導彈武器。
亞音速反艦導彈П-15М“熱蟻”(Термит),配有可折疊機翼,1972年列裝。
該導彈的最大射程可達80公里。
П-15М的起飛重量為2573千克,其中480千克為高爆成形裝藥戰斗部。
這里展示了兩種型號的П-15М導彈,一種配備了“雪雀”(Снегирь)紅外制導彈頭,
另一種則裝備了ДСМ-А型主動雷達制導彈頭。
此外,該導彈還曾配備有專門的核戰斗部,威力達15千噸當量。
超音速航空巡航反艦導彈К-10С于1961年列裝,由圖-16К-10型導彈轟炸機搭載使用。
該導彈的起飛重量為4.5噸,其中近1噸為高爆成形裝藥戰斗部。它也曾裝備核戰斗部。
該導彈的最大打擊距離可達220公里。
這是9М33型防空導彈,屬于4К33“黃蜂-M”(Оса-М)艦載防空導彈系統,1971年列裝。
導彈總重為128千克,其中戰斗部重15千克,有效射程達15公里。
這是4К90 В-600型防空導彈,屬于М-1“波浪”(Волна)艦載防空系統,是С-125防空系統的海軍改進型,于1962年列裝。
導彈總重為912千克,戰斗部重60千克,最大打擊距離為14公里。
這是4К60 В-61型防空導彈,屬于М-11“風暴”(Шторм)艦載防空系統,1969年列裝。
導彈重達1844千克,戰斗部重125千克
最大射程為55公里。
這是М-22“颶風”(Ураган)艦載防空導彈系統的3С90 МС-196型甲板發射裝置,1983年列裝。
可惜的是,這里沒有導彈本體。
最后來看一些甲板上的輔助設備。
ФЭН-200型光電導航信標電氣裝置。
“颶風”防空導彈系統的目標照射雷達的天線位置。
МР-700“護衛艦”(Фрегат)型雷達。
用于76毫米艦炮火控的雙目潛望式光學設備。左邊是用于АК-762的ОВНЦ ВН-4“棱鏡”(Призма),右邊是用于АК-176的“Кондесор-221А”。
此外這里還有一門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SK L/45 FLAK,于1932年列裝。
旁邊是德國105毫米炮SK C/23的炮盾。
以及一塊被擊穿的裝甲板。
在接下來的部分中,我們將進入最有趣的內容——水下裝備,特別是特種用途的超小型潛艇“Тритон-1М”。
今天就到這里了。
感謝觀看,咱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