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在5月7日的克什米爾空戰中遭遇史詩級慘敗,6架主力戰機(含3架"陣風"、2架蘇-30MKI、1架米格-29)被巴基斯坦擊落。這場沖突暴露了印度軍事體系的致命缺陷:價值2.88億美元的"陣風"戰機在中巴聯合研制的JF-17"梟龍"Block3面前毫無招架之力,PL-15E空空導彈的145公里射程直接撕碎印度空軍的戰術自信。
我們都知道,印度這幾年親近西方,尤其是美國!大量從西方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進口了不少武器,自2016年簽訂首份78億歐元采購36架陣風戰機的合同后,印度持續加碼。截至2025年累計采購76架(36+40),其中2025年新增40架訂單,單價約2.1億歐元。然而在這場印巴空戰中,印度軍隊的短板可以說是暴露無遺。具體而言,印軍缺乏類似中巴的"預警機+數據鏈+防空體系"三位一體能力,導致戰場態勢感知落后巴基斯坦300公里。
剛剛傳來最新消息,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5月7日起對原產于印度的進口氯氰菊酯實施反傾銷措施,征收48.4%-166.2%的反傾銷稅。
氯氰菊酯是一種農藥,用于棉花、果樹、蔬菜、煙草、玉米、花卉等害蟲防治。印度,則是全球最大的氯氰菊酯生產國和出口國,其出口量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的8倍多,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
那么問題來了,美國在和中國打關稅戰!為什么中國現在又對印度提升了關稅?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很有野心,其一直想發展制造業,想取代中國制造業的地位。印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幾年頻繁與西方國家親近。按照特朗普的說法,印度很快會對美國實現所謂的“零關稅”。
印度與美國正在推進的"零關稅互惠"計劃,聚焦于鋼鐵、汽車零部件、藥品三大領域,并設立進口閾值(如鋼鐵單批次進口量超675-964美元/噸仍需征稅)。這一策略包含雙重意圖:
印度想通過降低美國高端工業品(如精密汽車部件)關稅,吸引特斯拉等企業將印度納入全球供應鏈,目標在2030年前將汽車制造業產值提升至3000億美元。
以零關稅為籌碼要求美國放寬技術出口限制,例如獲取半導體制造設備(如EUV光刻機)和航空發動機技術。
我還是那個觀點,雖然印度一直都很有野心,但其實大家也不用過于悲觀!因為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就連印度本國內的一眾專家,紛紛不看好印度的發展。
我這里以印度發展制造業為例子,印度政府近年來推出“印度制造”計劃,設立230億美元生產關聯激勵計劃(PLI),試圖在電子、汽車、制藥等14個領域打造全球制造中心?,F實數據卻暴露出其結構性矛盾:截至2025年3月,制造業占印度GDP比重不升反降,從15%跌至14%,遠低于中國制造業占比。這種“政策熱、成效冷”的現象,源于印度制造業的三大頑疾:
1、政策執行低效:PLI計劃補貼發放不足原計劃8%,企業生產目標達成率僅37%,導致福特汽車等企業雖重啟印度建廠計劃,但整體投資信心不足。
2、營商環境掣肘:印度仍保留5%-30%的進口關稅,勞工法缺乏彈性,監管負擔沉重,直接推高生產成本。
3、供應鏈短板:印度電子制造業供需缺口達1500億美元,本土供應鏈脆弱,迫使企業依賴進口零部件。
而且印度看似與西方一眾國家的關系很好,殊不知美國只不過是在利用印度而已!連美國專家都說了,印度早晚要倒大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