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蹲在田埂上吧嗒旱煙,盯著天盡頭的云團直皺眉。剛曬干的插秧鞋還沒穿熱乎,天氣預報說后天要下透地雨。可村廣播里的大風預警更扎耳,8到9級的陣風能掀屋頂,何況田里剛插的秧苗?
這茬水稻是清明后育的苗,眼瞅著五月初正是扎根的時候,雨水足是好事,可風要是把秧苗拍進泥里,補種可就誤了農時。城里人總說"一場春雨一場暖",這會兒江蘇的天卻像小孩臉——昨天最高27℃熱得穿短袖,后天暴雨一來,北邊最低氣溫又要跌到13℃。"立夏栽秧好時辰",村口王大爺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往年這時候田里早該見綠浪了,今年天氣反復,不少農戶都把插秧時間往后延。
7號白天太陽倒是露了臉,東南風卻呼呼地吹,騎電動車的姑娘頭巾被刮跑,追著跑出去二里地。
氣象APP上的雷達圖明明白白:8號低渦東移,淮河以南先下中雨,夜里東南部直接暴雨量級,雷雨時陣風能竄到9級。
田里的水已經灌了兩茬,李大姐蹲在田邊扒拉泥巴,"你說這雨要是急沖沖往下倒,排澇溝來不及泄水咋辦?
"她男人在旁邊接話,"就怕大風裹著雨點,把剛分蘗的小麥也吹倒伏了,去年倒伏的地塊減產兩成呢。
"菜市場賣菜的老張也犯難,前兩天下雨菜價剛漲起來,這波暴雨要是把菜地泡了,往后一周新鮮菜怕是要斷檔。
社區群里早就炸開了鍋,寶媽們翻出壓箱底的長袖,叮囑老人別在雷雨天出門,藥店的感冒藥貨架又空了半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如今立夏將近,早晚溫差還能有15℃,穿少了怕凍,穿多了怕悶,真是讓人拿捏不準。
8號凌晨的雨果然沒爽約,噼里啪啦砸在屋頂上像放鞭炮,老李打著手電筒去看秧田,水田里的波紋被大風吹得亂晃。閃電照亮田埂時,他看見幾株弱苗已經歪了頭,趕緊彎腰去扶,褲腿全被泥水浸透也顧不上。這場雨下到9號才收住,田里積了半指深的水,好在排澇渠提前清過淤,水順著溝渠慢慢往河浜里退。
農技站的老王這兩天腳不沾地,挨個村跑著指導災后補救,"秧苗扶正后要補施點氮肥,小麥倒伏的地塊別忙著扶,讓它們自己緩一緩。"村口的黑板報又更新了,用粉筆寫著"防范強對流,搶晴管農田",旁邊畫著戴草帽的農民扛著鋤頭,下面配了句農諺:"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超市里的雨傘銷量漲了三倍,可賣防曬衣的攤位卻無人問津,老板娘看著天氣預報直嘆氣,"前陣子還愁防曬衣囤多了,這下好了,雨一停說不定又該熱起來了。
"田里的老李蹲在扶正的秧苗旁,手指摩挲著新長出的葉尖,"老天爺給咱考驗呢,可咱農家人啥時候怕過折騰?
苗歪了咱扶正,地澇了咱排干,日子總要往前奔。"這場說變就變的天氣,讓江蘇的五月多了些波折,可田埂上的腳印從來沒停過——該補種的補種,該追肥的追肥,就像老輩人常說的,土地不會辜負勤快人。只是望著天邊又聚起來的云團,老李心里還是犯嘀咕:下一場雨,又該啥時候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