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老人跌倒問題日益嚴重。跌倒導致的骨折及其并發癥,是老人致殘、致死的最大威脅。一組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跌倒發生率高達28%~35%!那么,引發老年人跌倒的原因都有哪些?老年人如何預防跌倒?
下面由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內科護士長賈麗濤為您科普老人防跌倒知識,讓您做個健康“不倒翁”。
老人跌倒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 生理方面:老年人肌肉力量減弱、平衡感變差;在疾病方面,患骨質疏松、帕金森病,或吃鎮靜催眠藥的老年人跌倒風險顯著增加。
- 心理因素:是發生跌倒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心情不好、害怕跌倒也對跌倒發生有一定的影響。
- 環境因素:環境光線暗、地面濕滑也容易引發跌倒。跌倒可能引發骨折、顱腦損傷,甚至長期臥床風險。
那么如何預防老年人跌倒呢?
01
強身健體是基礎
為了預防跌倒,老年人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強化身體機能,為您總結出了1-2-3-3法則,幫助老年人強身健體,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1 .營養篩查與補充:定期檢測骨密度,遵醫囑補充鈣劑;中國營養學會推薦50歲以上人群每日鈣攝入1000mg(牛奶300ml≈300mg鈣),蛋白質攝入量要達到每日每公斤體重1.2g,維生素D(800IU),預防肌少癥。
2. 改善關節靈活性:每日20次踝泵運動可有效預防足部僵硬,瑜伽或拉伸運動時重點活動髖、膝、踝關節可有效改善關節靈活性。
3. 平衡力鍛煉:太極拳、八段錦等健身功法是比較適用于老年人,堅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鐘,可以有效增強平衡能力,也可降低37%跌倒風險。
4.力量鍛煉:靠墻深蹲、彈力帶抗阻練習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重點訓練下肢肌群,進行平衡訓練,如單腿站立,扶椅背,每側從10秒逐漸延長至30秒。
02
疾病癥狀早預防
1. 控制基礎疾病:身患高血壓、糖尿病的老年人,應定時監測血壓、血糖,避免波動過大引發頭暈;帕金森或腦卒中的老年人,使用科學的康復方法制定步態等訓練計劃并遵照實施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時需使用助行器;老年人應定期檢查視力,花眼、白內障等情況較為多見,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同時要避免在昏暗環境活動。
2. 習慣培養穩固癥狀:老年人起床或久坐后起身,遵循“三部曲”即:躺30秒→坐30秒→站30秒再行走,謹防體位性低血壓步態不穩導致跌倒;長時間站立的人群可穿戴彈力襪改善血液循環,保證心臟、腦部血供。
03
環境改造護安全
1. 居家環境改造“知識貼”:
- 衛生間地面鋪設防滑墊,馬桶旁安裝扶手;
- 老人起夜次數較多,可在房間、衛生間等墻角安裝聲控小夜燈,并移除通道上的障礙物,保障夜間視野清晰行走安全;
- 家里選用帶扶手、穩固性好的椅子,老人坐下或起立時有堅固的支撐物;
- 將床的高度調整到和膝蓋一樣高,這樣,上下床的時候就會坐得更穩呦;
- 將常用物品放置在易于拿取的位置,勿放置過高或角落等處。
2. 出入公共場所“便利貼”:
- 外出避開濕滑、不平整路面,上下樓梯抓牢扶手;
- 步態不穩可酌情使用助行工具如四腳拐杖、步行車等;
- 穿合腳、防滑的鞋(鞋底溝紋深、后跟包覆性強),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
04
正確用藥護安康
一些藥物使用后可導致頭暈或失衡等副作用,也會引起跌倒發生,為您總結出了2-3-4法則,讓您更好的記憶:
- 服用易致暈眩藥物后,2小時內避免獨自活動。
- 定期藥物審查:每3個月整理藥箱,由醫生評估藥物服用的必要性及相互作用,同時查看藥品的有效期,近效期藥品做好醒目標識,避免過期服用影響藥效。
- 避免同時使用≥4種藥物,尤其慎用鎮靜安眠藥(如地西泮)、降壓藥。
05
心理調適不可缺
正確且適當的心理調適能夠讓老年人正確面對自身身體變化和實際情況,避免出現過度自信或恐懼跌倒的兩極化心理反應。其最終目標在于:
- 讓老年人接受身體變化,主動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輔助工具。
- 老年人主動參與社交活動,避免因恐懼跌倒而長期臥床。
- 家屬支持也是助力老年人健康心態的關鍵,鼓勵老人適度活動,避免過度保護或指責,建立積極生活心態。
溫馨提示:預防老年人跌倒需多管齊下,通過鍛煉強健體魄,改造環境消除隱患,規范用藥減少風險,定期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做到早發現、早干預,共同守護老年人的安全與健康。
文字|內科 賈麗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