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蹲在地頭吧嗒旱煙,盯著陰沉沉的天直皺眉。
手機里天氣預報蹦出字:5月8日起華北東北迎降雨,局地有大雨。他伸手扒拉田土,指縫里還能擠出黏糊糊的泥——去年秋澇的賬,地里還沒干透呢。黑龍江中東部、吉林多地、遼寧中西部,明后兩天都得被雨水罩住。
白城老張蹲在村口嘮嗑,煙袋鍋子敲得石磙當當響:"去年三場雨泡壞半茬莊稼,今春地跟水塘似的!"天氣預報說黑龍江12日到13日還有中大雨,累計雨量25-50mm。
"立夏都過了,咋還跟倒春寒似的?"遼寧新民的李大姐裹緊薄襖,望著灰蒙蒙的天直搖頭。她記得往年這時候早該穿單衣整地了,今年田里積水卻還沒消凈。
華北的雨后天晴沒兩天,東北的云層又壓過來,農時就這么被雨水追著跑。
"上回播的玉米苗才露頭,再來場大雨怕要澇死。"河北唐山的趙大哥蹲在育苗棚前直嘆氣。村里老把式都嘀咕:"立夏不下,犁耙高掛",可這雨下得太瘋也不是好事。
吉林松原的田埂上,新翻的土塊里還滲著水,拖拉機碾過去就留兩道深溝。有村民拍視頻發(fā)網上:"瞧瞧這地,腳踩上去都能冒水泡,咋下種子嘛!"評論區(qū)炸了鍋:"去年秋收陷車的教訓還在呢,今年再澇可咋整?
""都立夏了還穿薄羽絨服,這天氣真是亂了套!
"東北網友的抱怨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急火。
氣象員說這場雨對春播有好處,可地里泡著水的農民卻笑不出來。我瞅著朋友圈里的農田視頻,心里也跟著發(fā)緊——靠天吃飯的莊稼人,最怕這雨水不按常理出牌。河南的親戚前陣子剛搶墑播完種子,東北的鄉(xiāng)親卻被雨水困得沒法動犁。
同樣是春播,南北兩頭的光景咋就差這么大?
老天爺這脾氣,真讓人摸不透。"要不等等看,等地里水滲滲再播?"村里有人提議,可農時不等人啊。
往年這時候,田里早該響起拖拉機的突突聲,今年卻靜悄悄的沒動靜。老張蹲在自家地頭,用鐵鍬戳了戳土:"再下兩場,怕是要誤了芒種的茬口。"他還記得前年大旱時盼雨的急切,如今雨水多了,卻又成了新愁。
天氣預報的降雨區(qū)域還在往東挪,北京東南部、天津西部的農民也開始盯著天。
"咱不怕下雨,就怕雨下得不是時候。"河北廊坊的王大姐說出了大伙的心思。
田里的墑情本就夠足,再來場大雨,真怕種子爛在泥里出不了苗。村口的大喇叭又響了:"注意防范雷暴大風和冰雹,該加固的趕緊加固!"可農民們更擔心的,是這接連不斷的雨水打亂了整個春耕的節(jié)奏。
"老輩人說'春爭日,夏爭時'",現在日頭被烏云罩著,時氣被雨水拖著。這場立夏的雨,到底是幫了忙還是添了亂,只有等秋后的收成才能見分曉。但眼下這濕噠噠的田地,確實讓無數莊稼人皺緊了眉頭。
天氣反常的背后,是不是該想想辦法讓咱種地少受點老天爺的氣?可到底該咋改,一時半會也沒個準主意——這或許才是大伙心里最堵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