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客
國務院食安辦近日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行動。
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是食品安全中的“毒瘤”,是民眾的痛點,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六部門把治理的矛頭對準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釋放出鮮明的治理信號,契合了消費者的關切和期待,對于強化食品添加劑監管、呵護民眾“舌尖上的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現代食品工業已經離不開食品添加劑,談論食品安全也離不開食品添加劑。一直以來,有些人對食品添加劑持質疑、排斥心理,認為食品添加劑有害健康。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我國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日益完善嚴格,如果在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銷售、進口等環節能夠把住質量關,在食品生產加工、餐飲服務等環節能夠按標準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杜絕濫用,就能夠確保食品添加劑安全,進而確保食品安全。
揆諸市場,食品添加劑的主要“病癥”是濫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以及以化工產品等非添加物質冒充食品添加劑。另外,還存有在食品添加劑生產、進口等源頭環節把關不嚴,食品添加劑質量不達標等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給食品添加劑注入了“水分”,讓食品添加劑變了味,越過了食品安全紅線,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了威脅。
治理食品添加劑濫用,就是要把食品添加劑中的“水分”擠出來,把食品添加劑關進標準的籠子里,圈在法律紅線之內。食品添加劑涉及很多環節,也涉及很多部門。六部門印發的《治理方案》明確了治理目標、治理重點和責任分工,治理視野覆蓋了食用農產品生產、化工產品和工業原料生產行業管理、食品添加劑進口申報、食品添加劑品種動態管理、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監管以及食品生產、餐飲服務環節,旨在聚焦超范圍、超限量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構建從源頭到餐桌的全方位、全鏈條、全流程的治理體系。
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內部人或知情人的舉報則能為相關部門提供有價值的治理線索,讓治理更高效、更精準。《治理方案》明確鼓勵社會各界加強監督,有助于挖掘治理潛力,提升治理的全面性、深入性。有理由相信,當內外監督形成合力,就能把食品添加劑濫用的生存空間壓縮到最小,就能堵住食品添加劑濫用的通行路徑,就能最大限度擠出食品添加劑中的“水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六部門以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為“敵”,吹響了多兵團多陣地作戰的號角,給食品添加劑監管注入了強大動能。期待治理形成長效機制,保持高壓態勢,有效遏制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倒逼食品添加劑相關生產經營者增強自律意識,守住底線,規范經營,給消費者帶來看得見、吃得著的食品安全升級。如此,既有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也有利于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