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帶領200余家大型食品企業舉辦優化食品標簽標識公開倡議活動,積極響應預包裝食品標簽新標準(GB 7718—2025)要求、不使用“零添加”等用語,成為活動參與企業共識。
目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零添加”食品
是否真的除原(輔、配)料外“啥都沒有”
新標準為何要引導食品企業
齊聲對“零添加”說“不”呢?
孟剛/攝
調查
標稱“零添加”大都有添加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
很多線上線下賣家聲稱的“零添加”
其實都埋有“伏筆”
線下情況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北國超市調味品銷售區,記者注意到,5款生抽醬油標簽正面的“0添加”字樣十分搶眼,這些產品標簽側面卻都有小字注明“以下成分無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甜味劑(三氯蔗糖、安賽蜜):含量未檢出”。同時,有3款產品配料表上顯示添加了酵母提取物。
線上情況
在某網購平臺,記者檢索到的10余款標稱“0添加”或“0添加防腐劑”醬油產品中,有3款產品配料表上標注含谷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甘草酸一鉀、三氯蔗糖等。1款產品標注添加了食用酒精。
除醬油外
番茄沙司是標注“0添加”字樣
較多的調味品
一款標稱“安心品質0%添加”的某品牌番茄沙司,其配料表上明確標注含羥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冰乙酸等。
那么這些產品中的添加劑
都起什么作用呢?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分析稱:
?添加的谷氨酸鈉、5'-肌苷酸二鈉等,作用是給醬油增鮮;
?酵母提取物富含氨基酸和肽類,可間接提高醬油中谷氨酸鈉的含量;
?甘草酸一鉀、三氯蔗糖是甜味劑,添加后可以賦予醬油更豐富柔和的甜味;
?食用酒精添加在醬油中有助于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生長,防止醬油變質,其實是類似防腐劑的作用。
?羥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是一種增稠劑,冰乙酸不僅是一種酸度調節劑,還具有防腐保鮮作用。
阮光鋒認為,上述產品配料表中標注的各種添加成分都是相關國家標準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但聲稱“0添加”或“0添加防腐劑”,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分析
“零添加”只是營銷手段
普通消費者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劑呢?
記者通過線上交流與線下詢問兩種方式
采訪了30余位消費者
30%的受訪者堅持認為食品配料表越簡單越好,最好是盡可能接近天然狀態的“0添加”。在記者列出的6種常見食品添加劑中,受訪者對防腐劑最關注也最敏感,其他依次為甜味劑、色素、香精香料等。
然而
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里
食品絕對“零添加”很難做到
以受訪者最關注的防腐劑為例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分析說,低糖果醬、果脯因難以通過傳統方式防腐,開封后冷藏不便、不冷藏易變質,所以需要考慮使用防腐劑。另外,部分醬油既不能靠加鹽抑制微生物生長,又要適應開封后頻繁取用的特點,通常也會適量添加防腐劑。
阮光鋒分析認為,所謂“零添加”“不含防腐劑”等說法只是營銷手段。有些食品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干燥)、腌漬食品(高鹽)等,本身很難被微生物利用生長,聲稱“不含防腐劑”就是噱頭。另外,食品加工工藝鏈條中,較難完全離開一種特殊的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比如有些純釀造醬油,釀造過程中要用酶制劑來提高發酵效率和效果,而酶制劑就是一種加工助劑。
???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
凡是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規范使用不會損害健康
盲目追求“零添加”“不含防腐劑”
反而可能增加風險
油脂含量高的食品容易發生脂肪酸敗,添加抗氧化劑能防止或延緩油脂成分氧化變質。香腸中的防腐劑亞硝酸鹽能夠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繁殖,肉毒桿菌在生長過程中可能產生一種劇毒毒素——肉毒素,其毒性強于砒霜。
建議
細讀標簽看清配料表
記者調查發現
不少配料表“很干凈”“零添加”的食品
鹽和糖分的含量暗藏玄機
在某網購平臺,記者檢索到一款標稱千禾零添加的醬油,其產品類別標注為“高鹽稀態發酵醬油”,營養成分表則顯示鈉含量為612毫克(NRV營養素參考值為31%);一款標稱味達美御海廚系列零添加特級金標生抽,鈉含量為869毫克(NRV為43%)。
阮光鋒認為,根據現行《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鈉含量超過30% NRV(相當于600毫克鈉)的食品被稱為高鹽食品,而高鹽本身其實也是食品防腐的一種方式。
記者檢索到一款0蔗糖蘇打餅干,盡管產品介紹中宣稱“零糖食養”“配方0添加,長輩吃得放心”,但仔細查看配料表,不難發現其中明確標有食用葡萄糖等成分。
阮光鋒認為,食品刻意強調“零添加”,容易對消費者造成食品添加劑有害或某種食物成分危險的心理暗示,從而忽略食品標簽上其他重要信息,如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上顯示的高鹽、高脂肪成分。
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實施后,預包裝食品除不允許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外,還強化了定量標示要求,即食品名稱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都需要標示含量,此外還增加了飽和脂肪(酸)和糖等強制標示內容,有助于消費者根據需要控制能量、脂肪、糖等攝入量。
答疑解惑
怎樣延長食品保質期?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范志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說,常溫保存的保質期是按照25攝氏度左右的室溫來確定的。高于此溫度,實際保質期就會縮短。低于此溫度,微生物的增殖和產毒能力變弱,實際保質期就會延長。
對于盒裝豆腐、巴氏奶、鮮肉、鮮蝦等需要冷藏、易腐敗的食品,購買后將其立刻放入-1—0攝氏度的冰箱保鮮層儲存,相比放在4—6攝氏度的冷藏室,可延長幾天保質期。對于可以室溫保存的大包裝食品,若保質期內難以吃完,可以將其拆分成小份,使用不透水、不透氣的密封材料妥善包裝后放入冰箱儲存。
茶葉、堅果等儲存時間過長容易變味的食品,同樣可以采取分裝密封的方式保存,用不透水、不透氣的包裝嚴密封好后放入冷凍室保存,能夠延緩食品變味的速度。
面包、饅頭等淀粉類食品若無法及時吃完,冷藏易變干變硬,將其放入冷凍室則可以保存數月,食用前取出蒸烤一番,口感新鮮如初。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李建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