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認知里,過期食品往往只有被丟棄銷毀這一條路可走。然而,近日黑龍江綏化市司法拍賣市場上卻上演了一場令人大跌眼鏡的拍賣,拍賣主角竟是一批過期的冷凍肉,這一消息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引得無數人好奇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5 月 6 日,綏化市肇東市樂業大道 4 號的肇東北大荒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倉庫內,一批特殊的資產正等待命運的裁決。這些冷凍肉包含豬肉、牛肉和羊肉,總計 701.87 噸,歸肇東北大荒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所有,因一起買賣合同糾紛走上了司法拍賣的舞臺。可它們有個致命 “瑕疵”—— 早已過期,不再具備作為食品供人食用的資格,只能用作飼料加工,一旦流入食品市場,法律的嚴懲必將降臨。
此次法拍,可不是誰都能參與的 “熱鬧”。為了確保這批過期冷凍肉能合規流向飼料加工領域,報名競拍者必須出示飼料生產許可證與公司營業執照,只有手持這兩張 “入場券”,才有資格參與這場特殊的競拍。同時,拍賣規則明確,具體重量以實際稱重為準,雖按 701.87 噸起拍,但交貨時若斤數有出入,將按照成交價格精準計算每斤單價,多退少補,嚴謹的規則為這場拍賣奠定了公平基礎。
鑒于這些冷凍肉只能用于飼料加工,起拍價并不高,僅為 112.3 萬元,折合單價 1600 元 / 噸,算下來一斤才 0.8 元。或許正是這看似 “白菜價” 的起拍點,吸引了多達 12 人報名競拍。競拍一開始,現場瞬間陷入白熱化,你追我趕,加價聲此起彼伏。經過長達一個小時的延時競拍,歷經 122 次加價,這場激烈角逐才終于落下帷幕。最終,這批過期冷凍肉以 440.3 萬元成交,成交價比起拍價足足高出 328 萬元,溢價率高達 292%,令人驚嘆不已。
在這場激烈的競拍大戰中,笑到最后的是來自山東濰坊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涵蓋研發、收購、加工、銷售飼料級動物油脂、工業級動植物油脂、脂肪酸、蛋白質飼料等,專業對口,拿下這批冷凍肉似乎順理成章。按照 701.87 噸計算,成交單價達到了 3.1 元 / 斤。這一價格,讓不少人開始思考,用作飼料加工,這個價格究竟算高還是算低呢?
深入探究這場特殊拍賣背后的原因,會發現飼料行業的現狀是關鍵因素。業內人士透露,當下市場上飼料用肉骨粉每噸價格約 4000 元,相比之下,這批冷凍肉按成交價折算每噸約 6270 元,看似價格偏高。但這批肉一直存放在專業冷鏈倉庫,品質遠超普通廢棄肉源。加之近期豆粕等常規飼料原料價格飛漲,飼料廠急需尋找便宜替代品,這批過期冷凍肉便成了 “香餑餑”。更有猜測稱,中標企業或許看中了肉中的油脂含量,提煉后利潤空間可觀。
法院也早有防范,競買協議中明確規定,若這批肉被人食用,買家將承擔法律責任,且全程監管跟蹤,杜絕違規可能。拍賣結束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表態,會緊密跟蹤這批肉的運輸與加工過程,飼料廠需提供完整使用記錄,違規者將被吊銷執照。
這宗過期冷凍肉的拍賣,看似離奇,實則反映了市場供需的微妙平衡以及行業在困境中的探索。它讓我們看到,即使是過期的食品,在合理合法的渠道下,也能找到新的價值。同時,嚴格的監管措施也為食品安全筑牢了防線。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