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三.一”運動
1.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
日本帝國主義在1910年8月吞并了朝鮮,通過殘酷的政治經濟壓迫和恐怖政策,把朝鮮變成了日本最大的殖民地。
日本在朝鮮設立總督府,由日本現役陸、海軍大將擔任。日本在朝鮮駐扎重兵,獨握朝鮮軍事、行政、司法、立法等大權,以軍隊、警察、憲兵、監獄為后盾,在朝鮮推行野蠻的殖民制度。朝鮮人民集會、結社、言論等民主自由權利完全被剝奪。朝鮮人民的生命安全沒有任何保障。日本首任朝鮮總督寺內正毅曾說:"朝鮮人要么服從我們日本的法律,要么就得掉腦袋"。日本帝國主義完全控制了朝鮮的經濟命脈,把朝鮮變成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財閥投資場所。1919年朝鮮共有企業1900家,年產總值為2.2億多日元,但屬于朝鮮人的企業只有965家,總產值僅有2000萬日元。此外,朝鮮礦產資源的80%被日本控制,日本的殖民統治使朝鮮民族工業受到嚴重壓抑,民族資產階級力量薄弱。
日本帝國主義者通過《森林法》、《林地調查法》和《土地調查法》,霸占了朝鮮1/4肥沃的土地和4/5的森林。在農村中,3/4以上的農戶佃種地主的土地。地租高達收獲量的50-60%,有的高達70-80%,各種捐稅多如牛毛,有50多種,每年都有大批農民破產,淪為雇農或流入城市。
日本在朝鮮推行奴化教育。日本語被規定為"國語",朝鮮語反被認為是"外國語"。日本帝國主義者焚毀了大量朝鮮史籍和歷史文物,妄圖滅絕朝鮮文化。朝鮮的知識分子同工人農民一樣,社會地位卑微。日本人完全控制了朝鮮的行政機關,對所謂"破壞秩序"的朝鮮人民,則給予笞刑等肉體刑罰。1913年到1918年,有30萬朝鮮人受過笞刑。日本的殘暴統治使其同朝鮮人民之間的民族矛盾不斷尖銳化,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朝鮮人民孕育著新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2."三.一"人民起義
朝鮮亡國前最后一代國王李熙不甘心當日本傀儡,于1907年4月密派特使三人去荷蘭海牙,向國際和平會議呼吁廢除日本保護制度,承認朝鮮地位,被拒絕。日本于同年7月將李熙廢黜并軟禁起來,立其子李坧為國王。1919年1月22日,李熙突然死去,傳說是被日本殖民當局毒害的,這成為"三.一"反日人民起義運動的導火線。
2月8日,朝鮮留日學生在東京集會,以朝鮮獨立團的名義發表宣言,決心為實現祖國的獨立和解放而斗爭,得到國內學生的熱烈響應,揭開了斗爭的序幕。朝鮮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也參加了抗日運動。天道教教主孫秉熙聯合基督教和佛教團體,通過了《獨立宣言書》,并有33名民族代表簽名。他們希望通過和平請愿和要求外國,首先是美國的幫助,使朝鮮實現獨立。
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聯合愛國青年學生,決定在3月1日李熙國葬日發表《獨立宣言書》,舉行和平示威,爭取朝鮮獨立。
3月1日,在漢城塔洞公園召開了萬人群眾大會。會上宣讀了《獨立宣言書》,在漢城市內舉行了有30余萬人參加的示威游行。示威者高呼"日本兵滾出去!"、"朝鮮獨立萬歲!"日本軍警大肆鎮壓示威游行的群眾,使和平示威運動迅速轉化為起義。憤怒的朝鮮人民奪取武器,襲擊日本憲兵隊、警察署、政府機關,嚴懲日本富翁及賣國賊。從3月下半月起到年底,人民起義迅速擴展到全國,200多萬人參加了起義,許多地區的工人宣布罷工。在農村,憤怒的農民則襲擊日本殖民者及親日的朝鮮地主莊園。
3月至5月是起義的高潮時期,日本帝國主義者調集大批全副武裝的軍隊進行血腥鎮壓,朝鮮人民為爭取獨立付出了血的代價,有7500余人被殺害,5.3萬人被捕,1.6萬人受傷,700多所民房被燒毀。許多愛國者的頭顱被日軍砍下掛在街頭示眾,不少平民被集體趕進教堂,全部槍殺,然后將教堂焚毀。當時,年輕的朝鮮工人階級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政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雖然在起義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關鍵時刻卻妥協動搖;朝鮮人民的英勇斗爭多處于自發的和分散的狀態,終于導致了"三.一"起義失敗。但是,這次起義卻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宣告資產階級民族運動時期的結束,開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民族解放斗爭的新階段。
3.朝鮮人民抗日斗爭的繼續發展
1919年夏,"三.一"起義迫使日本政府放棄在朝鮮實行"武斷政治",改行"文化政治",即所謂文明管制。但是,表面上的"改革",并沒有改變日本帝國主義在朝鮮實行殖民統治的實質。日本對朝鮮加強經濟掠奪,殘酷鎮壓革命運動,強化愚民同化政策,使朝鮮進一步殖民地化,加深了日本帝國主義同朝鮮人民的矛盾,促使朝鮮民族解放斗爭不斷向前發展。
"三.一"運動之后,朝鮮的工人運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1920-1925年,共發生較大的罷工335次,參加罷工者有2.8萬多人。農民運動也有較大發展。在工農運動中,誕生了最早的工農組織。1920年,朝鮮勞動共濟會作為朝鮮第一個革命的工會組織在漢城成立。1922年,朝鮮勞動聯盟和全朝鮮勞動大會在漢城成立,朝鮮勞動同盟會在平壤成立。工農群眾在斗爭互相支持,加強了聯系,1924年4月成立了朝鮮工農總同盟。
馬克思主義通過僑居在蘇維埃俄國的朝鮮革命者傳入朝鮮。20年代,在漢城和其他大城市,在東京、伊爾庫茨克、上海等地都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25年,朝鮮共產黨成立。30年代,在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共產主義者的領導下,朝鮮人民民族解放斗爭進入了武裝斗爭的歷史階段。1934年,朝鮮人民革命軍成立。1936年,朝鮮祖國光復會成立。祖國光復會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是朝鮮革命史上第一個系統的民族民主革命綱領。它動員了朝鮮各階層的抗日力量,有力地推動了抗日武裝斗爭。綱領明確提出推翻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成立朝鮮人民政府,得到了朝鮮人民的熱烈擁護。朝鮮祖國光復會還為朝鮮共產黨的重建創造了條件。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