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球迷帶著嗤之以鼻的口氣評價一個球隊為暴發戶時,基本可以肯定,這種評價的底層色彩,是酸。就好像,錢這個東西,只有皇馬巴薩利物浦拜仁這些頂級豪門配去用,而曼城切爾西大巴黎這些球隊,根本不配。
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嫉妒嗎?人家金主經過一系列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也不敢想的多方位評估,認定自己砸錢的對象。也許很多人會這樣想——為什么,不是給我的球隊砸錢?
底蘊,絕對是一個帶有時間流動屬性的概念。也許,你覺得擁有一百年以上歷史,并且榮譽滿身的球隊,才配得上豪門的稱謂,才配叫有底蘊;那么好吧,再過一百年,當你也不在人世的時候,人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把曼城和切爾西稱之為有底蘊的豪門了。畢竟,那時候,這兩隊說不定早就有好幾個大耳朵杯了,再不濟,至少,有一個吧?2012,2023,是吧?我還沒說2021呢。
對了,沒提大巴黎。
現在說大巴黎是豪門,肯定有人一臉不屑。的確,大巴黎和切爾西曼城相比,吃虧在兩點,第一,他們的建隊時間太晚,至今才有50多年的歷史。第二,他們至今還沒有歐冠冠軍。
本賽季,大巴黎已經打進歐冠決賽,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人們不是總把切爾西,曼城,大巴黎稱為暴發戶嗎?既然都是暴發戶,那么從發跡過程,多年來的走勢,以及歐冠經歷上,肯定有相似之處。自從被金主砸中后,這三隊,都從鮮有歐冠參賽經歷,變成歐冠的常客,并且,多次打進四強。
這倒不算什么。如果你發現曼城和切爾西發跡后,在歐冠賽場有什么共同經歷,也許就會感覺到,這次,大巴黎奪冠,真的有戲。
其實,大巴黎這些年遭受的非議和質疑,當年切爾西一點也沒少經歷。穆里尼奧時期,切爾西最多打進四強,在半決賽就被刷下去,那時候,底蘊,被無數人拿來作為羞辱切爾西的工具。
但07到08賽季,執教能力不怎么強的格蘭特,還是把切爾西第一次帶進了歐冠決賽。雖然輸了,但這畢竟是第一次。而且,四年后,11到12賽季,切爾西第二次打進決賽,就功德圓滿了——隊史第一次獲得歐冠冠軍。
第一次打進決賽,失利;第二次打進決賽,成功——這也許,就是暴發戶球隊的歐冠奪冠路線?
我們看曼城是不是這樣。20到21賽季,曼城隊史首次打進歐冠決賽,被切爾西上課。無妨,22到23賽季,曼城第二次打進決賽,成功了。
切爾西和曼城,作為21世紀以來頭兩個超級暴發戶,在奪得歐冠冠軍這件事上,步調一致。
現在,輪到大巴黎了。19到20賽季,大巴黎隊史第一次打進歐冠決賽,輸給拜仁。本賽季,大巴黎第二次打進歐冠決賽,是不是也該輪到他們了?
我覺得是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