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來自拉美、阿拉伯地區的29國34名記者赴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和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參訪交流,通過實地參觀、聆聽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深入了解北京市政務服務創新實踐,近距離感受北京城市治理成效。
外媒記者參訪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
在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外媒記者團介紹了綜合窗口服務模式、自助辦理設備、延時服務機制及市貸款中心運行情況。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外媒記者們表示對北京政務服務有了直觀認識。
外媒記者了解接訴即辦工作機制
在市民熱線服務中心,記者團了解了12345市民熱線工作情況以及接訴即辦發展歷程。中心工作人員向外媒記者們介紹,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是接訴即辦的主渠道和主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預警城市風險,探索“未訴先辦”新模式。外媒記者們還通過AI語音同傳翻譯技術,現場聆聽話務員處理市民訴求過程,并參觀了智能座席、網絡座席、企業座席、外語座席、手語座席和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等信息化平臺等。
阿爾及利亞24小時新聞臺記者納比勒·哈齊尼接受采訪
阿爾及利亞24小時新聞臺記者納比勒·哈齊尼(Nabil Khazini)表示,阿爾及利亞也有類似的平臺,但各服務領域都是獨立的,并不互通。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組織框架設計完善,融合了許多現代科技,能夠更好地幫助市民,并為在京外籍人士提供便利。
哥倫比亞《時代報》視聽記者毛里西奧·莫雷諾接受采訪
哥倫比亞《時代報》視聽記者毛里西奧·莫雷諾(Mauricio Moreno)表示,哥倫比亞的投訴接收平臺與北京12345熱線很不一樣,北京12345熱線更貼近民眾生活,非常實用。
在了解了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的情況后,記者團還觀看了2024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宣傳片,深入了解北京國際版門戶網站和“12345 Online”服務平臺。
工作人員向外媒記者介紹北京國際版門戶網站
北京國際版門戶網站(https://english.beijing.gov.cn/)通過英語、韓語、日語、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9個語種,為外籍人士提供涵蓋支付、出行、學習、生活、旅游、辦企等領域的“一站式”服務,并打造了多渠道融合的服務平臺——BeijingService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外資企業和外籍人士關心的信息。同時,國際版網站依托“12345 Online”響應9語種訴求的功能也讓記者們贊嘆不已。
工作人員現場分享了多個外籍人士通過“12345 Online”解決訴求的案例。其中,一位65歲外國游客通過網站咨詢公園票務優惠政策后,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迅速提供相關信息的案例,生動展現了北京國際化服務的包容性與高效性,給外媒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巴西權利360新聞網記者艾瑞克·拿坡里·費爾南德斯接受采訪
巴西權利360新聞網記者艾瑞克·拿坡里·費爾南德斯(Eric Napoli Fornandes)表示,“12345 Online”服務平臺可以為在京外籍人士提供所需幫助,同時,從北京國際版門戶網站上也可以獲得許多關于旅游、支付、交通等相關實用信息,非常有幫助。
在隨后的互動交流環節,外媒記者紛紛聚焦接訴即辦運行機制、外籍人士便利度等問題展開提問。摩洛哥2M電視臺記者薩娜·塔勒布(Sanae Taleb)等多名外媒記者表示,北京做出的探索將會成為各國借鑒的范例。(文/王怡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