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韓國國民力量黨在該黨全黨大會上宣布,前雇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戰勝前黨首韓東勛,成為該黨參加第21屆韓國總統大選的最終候選人。至此,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無黨派候選人前國務總理韓德洙、改革新黨總統候選人李俊錫,4人將參加第21屆韓國總統大選的角逐。
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四家民調機構1日聯合發布的總統選舉熱門人選支持率調查結果顯示,李在明以42%的支持率居首,韓德洙為13%,國民力量黨內初選競選人韓東勛和金文洙分別為9%和6%。但無論李在明,還是韓德洙,想要勝選均面臨一定的挑戰。
去年11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審判決中認定李在明在2021年競選總統期間曾作出虛假陳述,違反《公職選舉法》,判處其一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韓國首爾高等法院3月26日改判李在明無罪。此番三審又推翻了二審結果。
韓國《公職選舉法》規定,若候選人被判超100萬韓元(約5130元人民幣)罰款或徒刑,將喪失議員資格及10年被選舉權。盡管目前李在明仍是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得票率89.77%),但重審若定罪,其參選正當性將遭致命打擊。支持者痛批“政治迫害”,反對者則高呼“司法公正”,輿論場撕裂加劇。面對重審判決,李在明直言“結果與預期完全不同”,但強調“國民意愿高于一切”,暗示不會放棄競選。其團隊稱將全力應對司法程序,同時呼吁選民關注“國家未來而非司法爭議”。
韓德洙(資料圖)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5日表示,該黨要求首爾高等法院將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所涉案件的重審推遲至總統選舉后。如果法院在總統選舉前作出判決,李在明的參選資格可能受影響。
共同民主黨選舉對策委員會高級官員尹昊重當天在記者會上說,該黨要求首爾高等法院在12日前、即總統選舉拉票活動開始前作出推遲重審李在明案的決定。如果法院不推遲重審,共同民主黨將動員國會作出“處罰”。
不管最后怎么判,韓國法院這次注定要挨罵。 要是判有罪,會被說成“政治打手”;要是判無罪,又要被質疑“包庇罪犯”。民間已經出現陰謀論:有人說這是保守派在搞“法律政變”,也有人懷疑李在明在自導自演“悲情戲碼”。就連法官們的咖啡杯都被媒體盯著——喝什么牌子、幾點下班,都被解讀成“判案風向標”。這場大選越來越像“魷魚游戲”,現在的局面簡直比電視劇還刺激:支持率第一的候選人可能突然退賽,執政黨還在內斗找不到替補。
李在明(資料圖)
案件后續發展存在幾種可能:如果重審維持無罪判決,將鞏固李在明的政治地位;若改判有罪,不僅影響其個人政治生涯,更會沖擊在野黨的選舉布局。這種不確定性正在韓國政壇引發連鎖反應,各派勢力已開始調整明年的競選策略。從更宏觀視角看,這起案件折射出法治社會面臨的永恒命題:如何確保手握權力者同樣受到法律約束。韓國作為民主化轉型較為成功的國家,其司法系統對政治案件的處置方式,或許能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
韓國政壇還有一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美國對韓國政壇的影響力始終存在。如果李在明上臺后的政策不符合美方利益,比如在朝韓關系或者中美博弈等問題上偏離美國的意愿太遠,美國很可能會在背后支持反對派對他展開政治清算。韓國政治的殘酷之處在于,今天的勝利者可能就是明天的階下囚,李在明即便當選,也未必能真正逃脫青瓦臺魔咒——你當總統了當然是不會坐牢了,但是總統任期只有五年,卸任了就沒刑事豁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