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演員馬麗在電影《水餃皇后》的路演中坦言,由于部分人群對“沈馬組合”的過度關注,她與沈騰及各自的家人遭受了長達十年的網暴。她表示,如果這種狀況持續發生,最壞的影響是不再與沈騰合作。
電影《水餃皇后》上海路演
粉絲對藝人生活的過度干預折射出飯圈文化的極端與病態。從一些體育粉的過度熱情影響運動員比賽,到13歲的未成年人為偶像而“開盒”網暴他人,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飯圈文化對個人權益與公共秩序的危害,“理性追星”的呼聲高漲。然而這種呼吁不應僅是“圈外人”的“苦口婆心”,理性追星應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盡管公眾對飯圈文化的批評之聲時有出現,但仍有部分狂熱的追星族對“理性追星”的呼吁置若罔聞。他們在盲目追星的過程中放棄了獨立思考,也淡忘了尊重他人主體性的重要性。他們陷入“正主”全肯定、“對家”全否定的二元對立思維,以愛之名為偶像們“沖鋒陷陣”,不斷挑起爭論與“罵戰”。這種非理性的“愛意表達”是需要被抵制的內容;這些狂熱追星族是需要重塑認知、回歸理性的關鍵群體,也是推動娛樂圈“理智追星”風氣建設的重要力量。
唯有理性追星成為社會共識,才有望打破娛樂圈作品質量滑坡的困境。近些年來,舞臺假唱、電視劇注水、演員演技下降、藝人接連塌房等現象使得觀眾對娛樂圈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相關的調侃與批評也此起彼伏。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走向極端的飯圈文化:在舞臺表演失誤時,粉絲盲目站臺,對合理批評一概反駁;演員演技差,粉絲卻瘋狂打榜、刷數據,用流量掩蓋藝人實力缺失的事實。這種“溺愛式追星”既阻礙藝人專業能力的提升,也間接導致優質作品的減少。而當粉絲把對藝人的支持扭曲成對藝人私人生活的過度關注時,就造成了“馬麗或不再與沈騰合作”的局面。當娛樂圈充斥著口水歌與注水劇,觀眾的權益也將受損。唯有將注意力重新聚焦于藝人的作品與人品,才是打破困局、推動娛樂圈向好發展的關鍵。
理性追星社會風氣的建設不能只靠某一方“單打獨斗”,把理性追星內化一種社會風氣,需要多方共治。
明星藝人作為飯圈的核心構成部分,在得到粉絲喜愛的同時,理應肩負引導粉絲理智追星的社會責任。演員張小斐、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在爆火后解散粉絲群、后援會的舉動,便彰顯了他們反對極端飯圈文化的鮮明態度。不貪圖依賴粉絲盲目追捧帶來的流量紅利,不放任粉絲非理智追星的行為,是每個公眾人物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需強化監管,有關部門應該堅決依法打擊侵害他人權益、擾亂公共秩序的追星行為,遏制不良風氣的蔓延,讓理性文明追星成為每一個追星者的行為準則。
更重要的是,粉絲需培養理智追星的自覺意識。如今,“飯圈文化”早已突破娛樂圈的邊界,逐漸進入二次元、體育界等領域。每個人都可能成在某個領域找到喜歡的對象,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粉絲”。正因如此,每個人都應恪守理性,不盲目跟風、不參與網暴、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多元喜好。在追星的同時保持獨立思考,警惕被非理性的集體情緒裹挾,才能營造良好的追星環境,實現偶像與粉絲在良性互動中共同成長。
理智追星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追星回歸到欣賞和尊重的本質,而不是成為網絡暴力和盲目崇拜的代名詞。(陳笑雪 黑龍江大學)
新聞線索有獎征集
1、報料熱線:025-83187982
2、報料郵箱:jstv83187982@163.com
來源:荔枝銳評
編輯:荔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