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地處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北岸,位于大別山南麓,京九鐵路中段,鄂、豫、皖、贛四省交界,與武漢市山水相連。黃岡市下面轄1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1個市轄區是黃州區、7個縣分別是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團風縣、浠水縣、蘄春縣以及黃梅縣,代管的2個縣級市分別是麻城市和武穴市。在黃岡市下面的這10個縣市區里面,有一個縣非常厲害,既是武術之鄉,又是楹聯之鄉和詩詞之鄉,你知道這個縣是哪里嘛?
沒錯,這個這么厲害的縣就是黃梅戲的發源地黃梅縣,黃梅縣位于湖北省的最東部,與江西九江市隔江相望,鄰近安徽省安慶市的宿松縣,是真正的“鄂東門戶”。黃梅縣地處這三省交界,可以說是雞鳴聞三省,具有非常獨特的區位優勢。
在1991年三月份,黃梅縣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楹聯之鄉”的稱號,這個稱號到現在已經近35年了。黃梅縣楹聯文化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東晉時期,陶淵明為其高祖陶侃寫的“運甓惜分陰,聿成中書事業;累朝膺封敕,用昭司馬功勞”一聯,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楹聯之一。黃梅縣的楹聯文化深入人心,全縣的寺廟塔橋、亭臺樓閣、店鋪門楣等隨處可見妙對;婚嫁喜慶、喬遷開張、節日盛會等場合也都有佳聯。尤其是春節期間,城鄉上下家家戶戶的門楹上都貼著紅彤彤的春聯,形成了聯花綻放的紅海洋。
楹聯之鄉10年后,也就是2001年3月份,黃梅縣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詩詞之鄉”的稱號。眾多文壇巨擘如鮑照、李白、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蘇軾等都曾在黃梅留下大量詩文遺墨。特別是鮑照,在黃梅縣城內有一條路專門命名為鮑照路,而且鮑照的墓就在這條路的中間,而且出現了路給墓讓路的情形。
除了眾多文壇巨匠之外,黃梅孕育了眾多文化名人,如明朝哲學家瞿九思、兵部尚書汪可受,清朝探花帥承瀛,中國近代哲學家湯用彤,當代教育家廢名等,他們的詩詞創作豐富了黃梅的詩詞文化內涵,也夯實了黃梅詩詞之鄉這個稱號。
在獲得詩詞之鄉僅僅過了五個月的時間,又一喜訊傳來,那就是在2001年8月黃梅縣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武術之鄉”的稱號。
黃梅縣武術文化底蘊深厚,尤其以岳家拳最為著名,相傳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創,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201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岳家拳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外黃梅縣還積極推廣武術傳承,舉辦各類武術活動,武術已成為黃梅縣的文化名片之一。
其實除了楹聯之鄉、詩詞之鄉以及武術之鄉之外,黃梅縣還是挑花之鄉,黃梅挑花是黃梅縣特產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楚文化的代表之一,黃梅挑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了黃梅人民的生活、信仰、審美和習俗,對于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化、藝術、宗教、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還有一個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戲曲之鄉,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而它的發源地正是黃梅縣,可能有些人不認同,但是這個是事實,不是一句不認同就能改變的。
黃梅縣作為中國眾多縣里面的一個,有這么多的稱號,真的是非常的厲害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