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素材來源 | 新華社、尤子吟視界
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對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
其中最典型的一起是:山東省一些地方在項目集中開工、集中簽約中盲目攀比,數據不實。
通報指出:
近年來,山東省一些地方在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中,有的項目反復開工,淄博高新區2025年春季集中開工35個項目中有6個為重復項目,個別縣區單個項目反復開工3次。
不僅如此,項目論證不充分也是一個突出問題。
通報提到,有的項目論證不夠,煙臺市蓬萊區某項目申報投資額近90億元,但兩年來僅投入500萬元完成場地平整,濱州市博興縣某項目兩次納入集中開工并申報投資額70多億元,但目前仍處于前期研究論證中;有的項目用地用海等手續還不完備,就被納入集中開工。
此外,還有地方在項目中大搞“面子工程”,將本來意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集中簽約、集中開工,異化成了追逐面子的工具。
中紀委指出,有的開工儀式追求場面,一個會場租用電子屏等設備費用達20多萬元。
還有的縣級市項目集中簽約名不符實,實際落地率嚴重偏低。
部分基層干部群眾和企業對項目集中開工、集中簽約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反映比較強烈。
歸納中紀委通報,山東在項目開工、集中簽約上主要存在五方面問題:
一是重復開工。
淄博高新區集中開工35個項目,其中有6個重復項目。煙臺蓬萊區項目申報投資額90個億,可兩年間實際投入才500萬元。
二是提前開工。
有些項目的開工條件并不成熟,結果提前開工,造成爛攤子和項目建設的“馬拉松工程”。
三是盲目開工。
濱州博興縣一項目兩次納入集中開工,并申報投資額70個億,但目前仍處于前期論證。
四是豪華開工。
開工現場鑼鼓喧天,彩旗飄飄,僅租借的LED大屏就花費幾十萬元。
五是集中爽約。
貌似多少個項目集中簽約,最后落地率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通報沒有說明之,總之是相當低!
名義上是集中簽約,實際是集中爽約,項目落地率低,有些項目干脆連影子都沒有。
中紀委通報最后表示,以上問題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門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存在差距,有的群眾觀念淡薄,任性用權、隨意決策、機械執行,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過度依賴督查檢查考核,頻繁搞排名通報,加重基層負擔;
有的脫離實際需要,在政務服務中片面追求硬件設施高端大氣,熱衷于建系統、搭平臺,搞“面子工程”,華而不實、鋪張浪費;
有的政績觀有偏差,重形式輕實效,為了數據“好聽好看”和排名靠前,在項目建設中講究場面、熱衷造勢,盲目追求數量甚至虛報夸大。
網友紛紛為中紀委點贊!狠剎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中紀委直接作為了。
中紀委這次通報,揭開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就是招商引資的水分及弄虛作假。
整治形式主義、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變作風,要從整治和查處招商引資造假開始。
其實,還有些地方,不顧客觀條件的許可,不按照項目審批的規矩辦事,搞什么容缺預審、越級審批......
項目雖然開建了,但是審批手續遲遲辦不下來。有些是嚴重污染的項目,有些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根本審批不了。
這些項目強行上馬后,對地方經濟發展來說不是帶來效益,而是帶來禍害,不是帶來平安,而是帶來危險,這比沒有項目危害更大。
項目集中開工,浪費財力精力,是典型的形式主義,應改為項目竣工投產集中檢閱,以實際投資額、實際產出、實際稅收為重點集中考核,評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先進。
頻繁的開工儀式、簽約表演活動,消耗了基層干部的精力,擠壓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資源。
這次作為被點名的山東,應該感到高興,只有發現問題,正視問題,痛定思痛,才能長久高質量發展。
沒有點名的其它省份,并不代表沒有存在許多類似問題,在此也要一并引以為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