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是百姓居之所向、心之所往。記者近期走訪發現,山東多地通過立標準、強科技、抓項目等舉措,讓不少群眾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也推動配套產業迭代升級。
住宅建設有了“必答題”,百姓購房能選“更優解”
走進正在建設的青島市越秀青鐵和樾府社區,屋外,“無感智慧歸家”系統可通過刷臉、掃碼認證實現自動開門及聯動呼梯;屋內,只需幾個簡單的語音口令,全屋智能化系統便能將各房間燈光、空調溫度切換為“歸家模式”。
業主許賀說,這里的房子減少公攤面積,廚房、衛浴等空間增加約50%,“空間大,更智能,既符合年輕人對‘舒適’‘智慧’的向往,又滿足老人對居住‘安全’‘綠色’的需求,我勸說父母也換了一套”。
在小區大門處坐上輪椅,可以一路暢通無阻到達涼亭、健身設施等戶外場所,或者回到家中臥室床邊——即將交付的淄博金城榮基·臻岳小區,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留足了“提前量”。
“我們在小區內規劃建設多處坡度為1∶10的坡道,降低門檻、加寬入戶門,讓老人、殘障人士出行和生活更加方便。”山東金城榮基地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歌說。
在山東淄博金城榮基·臻岳小區,樣板房內助老扶手已安裝完畢。新華社記者張鐘仁 攝
“好房子”不止新房。在71歲的孫淑琴眼中,自己住了近20年的老房子,改造后一樣是“好房子”。
孫淑琴和老伴居住在青島市四機宿舍大院。2023年,當地對這個建成40余年的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良好的采光效果、整齊的停車位、嶄新的助老扶手讓小區煥然一新。“最讓我們稱心的還是外墻加裝了保溫層,冬天更暖和、夏天更涼快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好房子”是新一輪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產品,產品供給側的創新,將為需求端的優化升級提供支撐。
優化產業供給“含新量”,科技鋪設房屋建造“新賽道”
建設“好房子”,是房地產相關產業轉型的新賽道,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和智能建造技術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
在棗莊市的山東智贏門窗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車間,一批批平開窗、推拉門等門窗產品經過上料、鋸切、鉆銑、組角等工序后陸續下線,隨后啟程奔赴全國各地的“好房子”施工現場。
企業外聯總監釗善善說:“公司的‘95系列外開鋼紗一體窗’,隔熱保溫性能顯著提高,被應用于全國多地的高品質住宅建設,今年以來訂單量顯著增加。”在她看來,近年來客戶對高品質居住的認知和需求明顯提升,產業鏈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好房子”配套好建材、好家居的企業在市場站穩腳跟,工程建造新科技也正讓幢幢“好房子”加速拔地而起。
“我們自主研發的‘遠程駕駛智能集控數字塔機’,借助遠程可視化技術,實現塔機遠程操作、集約化管控和智能化運行,降低了高空作業的安全風險,還提升了吊裝精度和速度,平均效率提升30%。”中建三局集團山東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副經理馬炳林介紹。
圖為工作人員演示“遠程駕駛智能集控數字塔機”的操作過程。(受訪者供圖)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鐵崗認為,房地產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驅動”,是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他說:“建設‘好房子’,本質是通過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BIM(建筑信息模型)、裝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的深度應用,有助于形成‘技術賦能—消費升級—產業增值’的良性循環。”
新規范成為“硬指標”,產業變革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圍繞“好房子”全流程建設,山東省在國家相關政策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推動房地產行業深度變革。
今年4月,山東發布《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以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隔音問題為例,指引要求分戶墻采用厚度不小于200毫米的混凝土墻、樓板設置厚度不小于10毫米的隔聲墊,并在樓地面與墻面交界處增加豎向隔聲墊。”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任海濤說。
山東一些地市還從金融政策上對居民購買“好房子”進行支持。臨沂市在上浮多子女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的基礎上規定,購買高品質住宅再上浮20萬元,兩項上浮政策疊加使用后,最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達到150萬元;在日照,購買裝配式住宅、高品質住宅,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上浮20%……
5月1日,在山東青島的一處樓盤售樓處,購房者正在咨詢。新華社記者張鐘仁 攝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研究院住房研究所所長孫莉認為,高品質住宅量化標準的出臺和相關金融政策的調整,既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也將倒逼房地產行業向高品質轉型。
“我們將立足住房消費升級新需求,繼續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高居住品質的新期盼,讓更多家庭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住有優居’。”任海濤說。(記者張鐘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