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紅糖水
寧幼康
為欣喜。田秀碧是營山縣青山鄉(xiāng)(原青山公社)原辦公室主任、婦女主任,兼管知青工作。筆者在青山公社當(dāng)了近10年知青,腦海中儲存了許多關(guān)于田秀碧同志的記憶。這篇文章一下子撞開了記憶的閘門,我暗自告誡自己,早就該寫一點東西,作為一瓣心香,奉獻在她的靈前,以此表達我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
2017年12月8日,本文作者寧幼康在成都參加“我與高考”全國征文大賽頒獎會之際,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四川大學(xué)原黨委書記、校長盧鐵城教授(右)合影(楊明強 攝)
我于1969年5月從營山縣城插隊到青山公社七大隊四隊,這個地方山高坡陡地廣,主要糧食作物是紅苕和豌豆。栽紅苕一定是在下過雨、土地濕潤的情況下方可。下鄉(xiāng)不久,碰上栽紅苕的季節(jié),天上正灑下毛毛細雨,老隊長果斷安排全隊男女老少出動,分配了任務(wù),村民們立即帶上雨具搶栽紅苕。奇怪的是,有幾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卻被安排到公社參加民兵訓(xùn)練,唯獨沒有我。我找到老隊長問原因,他吞吞吐吐了好一陣子:“你不是基干民兵,就不去算了。”我的心一下子掉進了冰窟窿: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走到哪里都是政治賤民。我心里一下明白了,就不再多問,低著頭老老實實上山栽紅苕去了。
一會兒雨大了,風(fēng)也大了,老是把頭上的斗笠刮翻,惹得我心頭無名火頓生,一把將斗笠甩在地上,幾腳踏爛,又飛起一腳踢下山巖,就光著頭,穿著簔衣,栽插起來。雨水、汗水和淚水,從頭上流到全身,也流到心上。此時,委屈、憤懣無處傾訴,似乎只有這樣折磨自己,才好受一些。
第二天我就感冒了,發(fā)高燒,下不了地。中午時分,房東大娘叫醒了我,催我坐起來喝紅糖姜湯水。當(dāng)我勉強坐起身,就一眼看見房東大娘身邊還有一位中年女性,她樸素的干部裝,齊耳的短發(fā),姣好的面容,和藹的神情,正笑瞇瞇看著我,一聲聲催促我快趁熱喝下,好驅(qū)趕寒氣,早日康復(fù)。我不禁惶惑,囁嚅道:“這不是田主任嗎?您怎么知道我生病了呢?”
要知道,那年月,哪有什么電話。田主任告訴我,昨天下午她就從到公社開會的大隊干部處知道我冒雨參加勞動,一直到把任務(wù)完成才回家的消息。憑著女性的細膩和知青辦主任的擔(dān)當(dāng),她實在放心不下,第二天一大早就買了半斤紅糖,趕了10多里山路,專程下鄉(xiāng)來看我。紅糖可是稀罕物,在什么東西都憑票供應(yīng)的年代,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想到這些,我不禁鼻子一酸,被母親愛撫的感覺油然而生。
她見我情緒激動,趕緊引開話題,翻看起我小木箱里的書籍來。她先拿了一本《中華活頁文選》的合訂本,翻了兩頁,見是文言,便問看得懂么?然后又拿起艾思奇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隨口夸獎了我兩句,又開始拿下面的書籍。我不由一陣緊張,因為下面有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唐宋詩詞等,這可都是“文革”時期的禁書,我只有等著挨批評了。誰知田主任微微一笑,輕描淡寫說了一句:“博覽群書,很好嘛,知識青年就是要有知識。多學(xué)習(xí),今后總會有用的!”心情低落的我也回應(yīng)了一句,“有啥用哦,只不過用來打發(fā)時間罷了。”田主任正色道:“知識永遠都是有用的,別看你們現(xiàn)在在農(nóng)村,等到國家搞建設(shè)了,你們就是建設(shè)人才。我看你肯吃苦,愛勞動,還愛讀書,今后一定會有光明的前途!”
仿佛一聲驚雷從心頭響起,頭皮都發(fā)麻了。許久沒聽到過這樣溫暖的話語,感受到人世間這樣真誠的關(guān)愛。人性的光輝頓時灑滿了我的心田,宛如陰霾散去,春光無限。
自那以后,消遣式的閑暇瀏覽,變成了自覺地探求真知的悉心閱讀。盡管還是繁重的勞動,半饑半飽的生活,但總有一只希望的小兔在心頭蹦跳著:說不定哪一天,知識真會改變命運呢?
巨擘挽狂瀾,歷史開新篇。1977年12月,恢復(fù)高考了。只因遠離城市,消息閉塞,天天忙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錯過了。大半年后,我以初中學(xué)歷參加了1978年高考,居然被南充師范學(xué)院(今西華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錄取了,且語文單科成績還是全省第一名。當(dāng)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向田主任報告這個喜訊。
1978年10月,營山縣沼氣辦公室領(lǐng)導(dǎo)和同事歡送借調(diào)知青寧幼康(前排中)考上大學(xué)合影留念
田主任也替我高興,她以最快的速度替我辦好了入學(xué)須帶的戶口遷移證、糧食關(guān)系轉(zhuǎn)移等手續(xù)。她還打趣我:“再也不要淋著大雨做活路蠻干了,累病了累垮了,也就沒有今天和未來了。”
原來,她其實是知道我那一天瘋狂舉動的。她明白我內(nèi)心的苦悶,只是心照不宣。她以這種特有的方式撫慰了我這顆受傷的心,在我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我永遠感激她!
1981年春節(jié),田秀碧(前排右一)在青山公社與兒女合影(楊明強 供圖)
3年前,83歲的田主任安詳?shù)仉x世了。我應(yīng)她的長子楊明強先生之請,在她的追思會上緬懷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她善良、聰慧、博愛、心思細膩、極富同情心;她的公仆精神和為民情懷,堪稱基層公務(wù)員之楷模。青山公社的鄉(xiāng)親和知青們,至今一直都懷念她,都記著她的好。
1987年初春,已在營山中學(xué)工作5年的寧幼康故地重游,回到青山公社七大隊山坡留影
一碗紅糖水,終身銘感恩。
清明節(jié)已過,紅五月開端。今天,我不能到她的墓前獻上一束鮮花,謹以此文寄托我深深的敬意和無盡的思念!
2007年9月,田秀碧夫婦與兒子楊明強參觀清華大學(xué)留影
2007年9月,田秀碧夫婦登長城留影(楊明強 供圖)
本文內(nèi)容系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寧幼康〔四川省營山縣人,1949年生。南充師范學(xué)院(今西華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中學(xué)語文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先后在營山中學(xué)、營山城守中學(xué)任教且分別擔(dān)任副校長、校長;1990年至1998年兼任營山縣政協(xié)副主席;1998年至2012年任營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退休后任營山縣關(guān)工委常務(wù)副主任、營山縣扶貧協(xié)會會長、營山縣老年大學(xué)常務(wù)副校長等職。發(fā)表教育論文和詩歌、散文多篇,出版作品集3部。2017年在紀念恢復(fù)高考四十周年“我與高考”全國有獎?wù)魑拇筚愔?撰寫的《從打石匠到特級教師》一文獲全國征文二等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