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5月7日,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了一輪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從巴基斯坦方面給出的圖片,這次襲擊甚至炸到了“巴鐵大壩”,造成明顯損傷,嚴重危及了巴基斯坦的水利設施。
為什么印度要轟炸“巴鐵大壩”?這又會給巴基斯坦帶來什么后果呢?
印巴水源爭奪
人們所說的“巴鐵大壩”,原名其實是巴基斯坦尼魯姆·杰魯姆水電站。
這座大壩是中國葛洲壩集團和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幫忙修建的,是中國海外承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
印度悍然轟炸巴鐵大壩,已經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以及印巴之間簽訂的一系列水源條約。
從畫面里可以看到,整座大壩采用的應該是整體混凝土澆筑,用料十分敦實,結果印度的襲擊硬是把大壩炸缺了一個角,很可能是有意為之。
為什么印度會襲擊巴鐵大壩?這還得從兩國的水源爭奪開始說起。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地處熱帶,但受地形地勢所限,年降水分布很不平均,因此經常要面臨缺水的局面。
印度為了地緣政治目的考量,在杰納布河上一口氣規劃建設了12個水電站。其中4個還沒完工,還有的在前期規劃,有4個已經完全投入了運營。
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用水極度依賴印度河流的分流,一旦印度從根源上切斷了水源,就相當于切斷了巴基斯坦的生命線。
更何況兩國在1960年已經達成協議,不能將水源用作戰爭和政治脅迫的工具。所以印度不僅是這次襲擊巴鐵大壩,此前大批量修建水電站的行為,也是公然違背協議的行為。
關于兩國共用一條河流的事件,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件事。
就是說當初在修建三峽大壩時,黃萬里先生提出反對。他認為修建三峽大壩太過費時費力,倒不如直接在雅魯藏布江和瀾滄江的上游建一座大壩,不僅可以保障我們自己的用水,還能截斷下游的恒河,從水資源上遏制印度。
近些年因為互聯網氛圍的轉變,網友們便將黃萬里先生的想法稱為“此計有傷天和,不傷共和”。
不過玩笑歸玩笑,到頭來我國還是沒有采納黃老先生的意見,轉而修建了戰略價值更高、工程量更大的三峽大壩。
而印度不僅在上游修建了一排水電站,甚至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擅自開閘放水,將巴基斯坦50多個村子淹沒在洪水之中,造成十數萬人無家可歸。
以至于這次印巴沖突,雖然印度方面名義上是抓“恐怖分子”,但實際動機卻已昭然若揭。
巴基斯坦的水源命脈
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不論從歷史還是文化習俗上都有很深的淵源,但因為西方殖民者的挑撥,再加上兩地的地理環境也有差異,便潛移默化地造成了如今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打壓和排擠。
印度的水資源條件就已經很差了,雨季發洪水,旱季又極度缺水,幾乎每年都能從新聞上看到印度人民缺水中暑的事件。
可巴基斯坦的情況卻比印度更差。因為身處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區,印度恒河流域分流出來的一點點水資源,也根本彌補不了巴基斯坦揮發的速度。
缺水的巴基斯坦是如何養活這2.4億人口呢?
一方面是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印度河流域的水資源進行補給,只要印度不在上游建那么多大壩,兩國以人口比例共享水源,是完全可以滿足巴基斯坦日常用水所需的。
不過因為印度不可能和巴基斯坦和平地共享水資源,這兩年頻繁在水資源上做文章,所以這層原因自然就不考慮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中國的幫助。對巴基斯坦來說,中國可謂是用后天手段彌補了他們先天缺水的不足,是上帝關上門之后打開的那扇“窗”。
在巴基斯坦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為他們提供了許多幫助。比如巴基斯坦缺水沒法種糧食,中國就把自家的糧食給巴基斯坦送。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3年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的糧食約為120萬噸,為巴基斯坦的口糧儲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巴基斯坦農業缺水,于是一貫擅長種菜的中國,就派專家到巴基斯坦指導他們種植辣椒。
中國企業提供改良后的辣椒品種,巴基斯坦農民收獲后曬成干辣椒,中國企業這邊還管回收。不僅替巴基斯坦農民挽回了收成,還給了他們一條勤勞致富的前路。
至于轉基因水稻這些作物,即便有中國農科的幫助,只因為巴基斯坦的水利條件實在是太差,種出來的大米也根本沒法吃,所以中企便在那邊建了飼料加工廠,劣質大米收貨后直接加工成動物飼料運回國內。
有了中國這些細致入微的幫助,再加上巴基斯坦民眾自己也能依仗山地收獲一些核桃、松子之類的堅果,近些年的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提高。
只不過這次的印巴沖突,發生的契機和時間的確很不好。或許印度只是想借此契機獲得上游水壩的控制權,但這次沖突畢竟牽扯了太多。
秉持著維持地區和平穩定,中方也站在中立角度呼吁有關方面保持溝通,用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
但如果印度方面一意孤行,執意打著反恐的旗號挑起代理人戰爭,甚至還動用武力破壞中國援建巴基斯坦的水利工程,這種挑釁的行為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