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政府已下令關閉兩個位于巴基斯坦的重要水壩,并通過官方渠道釋放強硬信號:“一滴水也不會給巴基斯坦。”
印度以為自己很硬氣,但殊不知這招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與此同時,美國提醒印度:“別忘了印度河發源于哪”,這是何意?
其實印巴雙方圍繞印度河的爭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一直到1960年,雙方在多國的斡旋下簽署了《印度河水條約》,明確劃分了六條主要支流的使用權,這才大幅減少了摩擦。
該條約規定,印度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東部3條河流的水源:拉維河、薩特萊杰河和比亞斯河。
其中兩條河流流入巴基斯坦,且印度有義務讓這些河流的水源自由流向巴基斯坦,供其“不受限制地使用”。
而巴基斯坦則獲得西部河流印度河、杰赫勒姆河、杰納布河的大部分使用權,但允許印度將部分水用于農業,以及建造徑流式水壩用于水力發電。
但近年來,莫迪政府多次以水資源為籌碼,試圖在外交和地緣政治博弈中占據主動,他曾公開表示要“重新審視”《印度河水條約》,甚至揚言讓印度河改道,徹底切斷巴基斯坦的水源。
上個月,印度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事件,莫迪政府毫不猶豫地將這次恐怖組織的活動歸咎于巴基斯坦在背后支持。
盡管巴基斯坦方面明確表示愿意接受國際組織的調查,以證清白,但莫迪似乎根本不想聽任何解釋,印度仍關掉了位于杰納布河上的巴格利哈爾大壩以及薩拉爾大壩這兩座大壩,截斷了杰納布河的水道。
這一舉措讓巴基斯坦在該水道周邊擁有80%的小麥產區,隨著水道被截斷,1200萬公頃的農田陷入告急狀態,農民們眼睜睜看著灌溉水源干涸,農作物逐漸枯萎,內心充滿絕望。
據統計,受此影響,巴基斯坦國內糧價單周暴漲40%,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急劇上升,許多家庭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困境。
不僅如此,巴基斯坦境內許多發電設備都建立在該水道旁,此次水道被截斷,直接導致巴方30%的電力癱瘓。
工業生產因停電被迫停滯,工廠里機器停止運轉,大量工人面臨失業;城市中居民生活也受到極大影響,夜晚陷入黑暗,醫院等重要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轉也受到威脅。
巴基斯坦明確將斷水視為“戰爭行為”,關閉領空、增兵邊境,雙方軍事對峙瀕臨失控。
不過,從技術和地理層面來看,印度的這一做法也存在諸多問題。
印度河上游的幾座大壩,如巴格利哈爾大壩和薩拉爾大壩,設計初衷主要是發電和灌溉,而非大規模蓄洪,這些水壩的庫容有限,無法長時間攔截水流。
印度水壩蓄水能力有限,雨季來臨時可能被迫泄洪,不僅會導致本國里阿西地區先受洪災,而且最多能堅持幾周,蓄水過多便會威脅大壩安全,最終還是得開閘放水。
而且印度目前在印度河三條西支流上缺乏統一調度系統,且各水壩之間互不相連,無法形成有效合圍。
即便其中一兩座大壩暫時關閉,其它支流仍在持續注水,巴基斯坦仍然能夠通過杰赫勒姆河和奇納布河獲得部分水源。
不過美國卻提醒印度,印度應該注重國內河道的發源地。
從地理結構看,印度河干流從中國西藏出發,經過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然后進入巴基斯坦,印度所能控制的,僅為若干支流及其上游設施,無法直接對整個印度河進行完全控制。
事實上,中國西藏在建的全球最大水電站配備雙模式閘門,中方若截流,可在48小時內截斷雅魯藏布江60%流量,恒河三角洲將遭海水倒灌滅頂,直接影響印度東北部1.2億人用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