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產交易的復雜世界里,“更名” 與 “過戶” 這兩個詞,看似僅有一字之別,實則暗藏巨大差異,稍不留意,就可能讓你付出沉重代價。據 2024 年住建部統計,在房產交易中,非市場化交易占比達 17.3%。令人咋舌的是,其中約 32% 的人混淆了 “更名” 和 “過戶”,平均每起交易因這一混淆多花費 8600 元。如果你家中擁有房產,或是正計劃進行產權變更,那么,搞清楚這兩個概念,無疑是保護家庭財富的關鍵一步。
房產 “更名”,本質上是在不改變房屋產權歸屬的前提下,對房屋登記信息進行變更。比如,夫妻結婚后,一方想在房產證上加上配偶的名字;個人因改名,需要同步更改房產證上的姓名;又或者企業名稱變更,需對名下房產登記信息進行修正,這些都屬于更名范疇。更名只是對現有產權登記信息的微調,房屋的實際主人并未發生變化。
而 “過戶” 則意味著房屋所有權發生了實質性轉移,從原產權人手中轉移到新的產權人名下。常見的房產買賣、父母將房產贈與子女、子女繼承父母房產,以及夫妻離婚時對共同房產進行分割,還有企業間的房產資產轉讓等行為,均涉及房產過戶。過戶完成后,房屋的產權歸屬徹底改變,新產權人擁有了房屋的完整所有權。
從法律效力來看,更名不構成產權轉移,只是對登記信息的完善,不影響房屋產權的實質歸屬。而過戶則實現了完全的產權轉移,新產權人依法享有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受到法律的全面保護。
在常見情形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婚后加名、個人或企業改名屬于更名外,期房在未辦理房產證前,經開發商同意,購房者對購房合同上的名字進行變更,也屬于更名操作。過戶的常見情形除了買賣、贈與、繼承、離婚財產分割外,還有通過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強制進行的房產產權轉移,同樣屬于過戶行為。
費用問題,是 “更名” 與 “過戶” 最直觀、最敏感的區別。辦理更名手續,一般只需繳納少量工本費和登記費,幾百元即可搞定。例如,夫妻婚姻存續期間辦理房產證加名,多數地區僅收取 80 元左右的工本費。
反觀過戶,其涉及的費用復雜且高昂。過戶需繳納契稅、個稅、增值稅以及登記費等多項稅費。以一套價值 200 萬的普通住宅為例,若為買賣過戶且房屋不滿兩年,需繳納契稅(假設購房者為首套房,房屋面積大于 90 平米)約 3 萬元(200 萬 ×1.5%),增值稅約 11 萬元(200 萬 ×5.5%),個稅約 2 萬元(200 萬 ×1%),加上登記費等雜費,總費用高達 16 萬元左右。即便房屋已滿兩年,免征增值稅,其他稅費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與更名的幾百元相比,過戶費用可謂天壤之別。
此外,在房產限售政策方面,二者也有所不同。更名不會觸發限售期,房屋的限售時間計算不受影響。而過戶則會導致限售期重新計算,在實行房產限售政策的城市,如北上廣深等地,限售期通常為 3 - 5 年。這意味著,過戶后若在限售期內出售房產,將受到政策限制,無法自由交易。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因對 “更名” 和 “過戶” 概念不清,而做出錯誤操作,導致經濟損失。下面為大家盤點常見錯誤及正確解法。
婚后給配偶在房產證上加名,許多人錯誤地認為這是過戶,甚至采用 “贈與” 方式操作。實際上,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在房產證上加另一方名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登記變更,本質是更名。若采用贈與方式,不僅需繳納契稅等稅費,增加經濟負擔,未來涉及房產處置時,還可能因財產歸屬界定不清引發矛盾。正確做法是,夫妻攜帶結婚證、房產證等證件,前往當地房產交易中心辦理 “變更登記” 手續,簡便且費用低。
父母給孩子準備婚房,將房產轉移到孩子名下時,不少人直接選擇 “買賣” 過戶。若孩子是直系親屬,“繼承” 或 “贈與” 往往更省錢。2024 年數據顯示,贈與方式過戶費用約為房價的 3%,繼承方式(法定繼承人繼承)費用通常只需 500 元左右(主要為公證費等少量費用)。假設一套房子價值 500 萬,選擇贈與方式過戶費用約 15 萬,而繼承方式僅需 500 元左右,差距巨大。當然,繼承方式需在被繼承人去世后辦理,需提前規劃。
個人改名或公司名稱變更后,需對名下房產登記信息更新時,有人誤以為要辦理過戶。其實,這種情況屬于信息更正,只需提供改名證明,如個人身份證變更證明、公司工商變更證明等材料,走 “更名” 程序即可。辦理簡單,費用只需幾十到幾百元工本費,1 - 3 天即可完成。
企業經營中涉及房產合并,如內部資產重組、合并或改制時,一些企業錯誤采用 “轉讓” 方式處理房產。實際上,符合規定的企業內部合并或改制,房產只需進行更名操作。若按 “資產轉讓” 操作,不僅大幅增加交易成本,還可能觸發土地增值稅、增值稅等高額稅費。2024 年數據顯示,企業處理不當,平均多花費 13.7% 的交易成本。企業遇到此類情況,務必研究政策法規,選擇正確房產變更方式。
一些人妄圖通過先更名后過戶的方式逃避過戶高額稅費,如先以低價將房產 “更名” 給親屬,再由親屬交易過戶。但這種行為屬于典型 “規避行為”,稅務部門監管嚴格。2024 年,全國查處 3872 起類似案件,平均每起需補繳稅費和滯納金 32 萬。此類行為不僅面臨補繳稅費和滯納金風險,還可能因違法面臨罰款等嚴厲處罰。
綜上所述,“更名” 和 “過戶” 雖僅一字之差,但在房產產權變更中,含義、法律效力、費用成本及操作流程截然不同。更名是對房產登記信息的修正,不改變產權歸屬;過戶則實現房產所有權轉移。更名適用于婚后給配偶加名、個人或企業名字更改等情況,具有費用低、流程快、不影響限售期、不觸發高額稅費等優勢。過戶主要用于房產買賣、贈與、繼承、離婚財產分割、企業間資產轉讓等場景,涉及多種稅費,成本高,流程復雜。
在進行房產產權變更前,建議先思考三個問題:房產產權是否實質變動?變更對象是否為直系親屬?是否需簽訂買賣合同完成交易?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判斷,能避免 90% 的操作失誤。
除費用損失外,房產過戶還可能帶來隱形 “代價”。過戶會重新計算房產限售年限,在限售政策嚴格的城市,可能導致房產數年內無法交易。名下房產數量變動還可能影響個人或家庭貸款政策和首付比例。辦理過戶手續耗時耗力,業務高峰期,一線城市辦理房產過戶可能需排隊一個月,而更名手續簡單快捷,大多數城市 1 - 3 天即可完成。
房產交易無小事,“更名” 與 “過戶” 的一字之差,背后涉及產權、法律、稅收等重大問題。辦理房產產權變更前,務必深入了解自身需求,明確是需要 “更名” 還是 “過戶”。只有看清本質,選對方式,才能少花冤枉錢,避免陷入法律風險。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