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最受關注的,就是胎兒的健康。尤其是新手孕媽,經常會利用網絡信息、書籍等,搜集各種資料,想要確保寶寶能健康成長。你也是這樣嗎?
米樂懷孕2個月了,雖然還在上班,但經常會因為擔心胎兒發育情況而走神。主管已經找了她兩次,意思是,如果再這樣分心,建議回家保胎。
米樂覺得很委屈,就跟同事王姐訴苦。王姐作為有倆寶寶的過來人,跟米樂聊了一陣子,果然解開了心結。工作更有效率了,情緒也好了很多。
王姐還說,如果懷孕有這三類人作伴,孕媽不用太擔心,胎寶也很“喜歡”他們,對孕媽很有幫助哦!
第一類人,專業人士
都說“術業有專攻”,不管是婦產科醫生還是專業的月子中心護理人員等,他們都對孕期保健、產后恢復等方面,擁有豐富且專業的知識。
同,時也有許多實踐經驗,可以為孕媽解惑、避免焦慮。
所以,孕媽可以和自己的婦產科醫生保持聯系,或者,參加醫院組織的孕產婦保健講座、活動,獲取更多孕期知識。
懷大寶的時候,我就經常參加婦幼保健院的孕產婦講座,還認識了一些孕媽,經常交流感受,焦慮情緒減緩了不少。大家每天聊聊天,時間過得還挺快。
第二類人,正在備孕的朋友
對于正在積極備孕的女性朋友,基本都已經了解了不少孕期知識,也對孕期內的各種事情充滿好奇心。
如果孕媽和正在備孕的朋友進行交流,不僅更容易有共同話題,還能擁有一個最佳的“傾聽者”,能充滿熱情、耐心對待孕媽,給予足夠的情緒價值,讓孕媽擁有積極、愉悅的情緒。
這樣的人,其實也很好尋找,在媽媽群或者小區群里,有不少合適的人。或者在小區廣場遛彎,也能遇到。主動、積極一點,她們都很熱情。
第三類人,剛生完孩子的人
不少老一輩因傳統觀念或迷信思想,一般不贊成孕婦與產婦見面、相處。
其實,產婦剛剛經歷了十月懷胎與分娩,她的經驗更全面,也更有參考價值。
在不影響產婦休息的情況下,孕媽可以積極“取經”,了解她的經驗之談,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
米樂聽了王姐的建議,每個周末都會去醫院參加孕產婦保健講座,還跟小區的孕媽們組織聚會,交流心得,整個人狀態積極了不少。去產檢時,醫生說胎兒發育也很好!
當然,孕期并非只需注意社交問題、了解孕期知識,對孕媽來說,飲食、情緒、睡眠等,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情緒方面。
《懷孕呵護指南》中提到,孕媽媽在孕期內,首要注意的就是情緒問題,它影響著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萬嬰之母”林巧稚院士更是指出:“孕婦的情緒除了影響母子健康,也影響著分娩難度。”
但受激素分泌增加、養胎的疲倦、內心的擔憂等多個因素影響,往往會令孕媽陷入“懷孕后就像變了個人,多愁善感,悶悶不樂的”。
身邊的孕媽們也反映,感覺自己懷孕后,情緒就不受控制,總想發脾氣,一點不順心的就想哭。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孕婦中,有98%的人在孕期不同階段出現焦慮情緒,尤其是孕早期與晚期,不僅僅是受荷爾蒙、孕激素等影響,包括孕婦對胎兒發育的憂慮、家庭成員關系、家庭氛圍等,也都能令她感到焦慮、緊張與較大心理壓力。
醫學研究發現,因情緒問題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是孕期內孕婦與胎兒的健康,還會延伸至產后,提升產后抑郁的發生率。
因此,孕媽一定要了解更多調節情緒的方法,包括聽音樂、與他人傾訴、看電影、外出散心等,只要能緩解內心焦慮,且保證安全、健康的事情,都可以嘗試一下。
我性格比較內向,也不是很喜歡社交,孕期就在家做手工。編織了坐墊、桌墊、圍巾、小毛衣等,放到網上售賣,還小賺了一筆呢!
如果你也喜歡手工,也可以試試,說不定,以后可以給娃賺奶粉錢,當成自己的小事業呢!
當然了,如果情緒問題嚴重,還得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懷大寶的時候,媽媽群有位準媽媽,情緒不好,總是有輕生的念頭,家人帶她做心理咨詢,聽說到快8個月,才有好轉。
枕邊育兒寄語:
成為媽媽的過程,有煩惱,有困惑,也有辛苦,但當你看到寶寶的那一瞬間,所有的情緒,都化為幸福。孕媽們,辛苦了,孕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多和文章中分享的三類人交往,你會發現,孕期之旅,輕松不少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