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欽南法院通過“懲戒威懾+信用修復”組合拳,成功執結一起涉民營企業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幫助申請執行人追回125萬余元欠款。
工程款久拖未付,訴訟判決仍不履行
2016年,原告欽州某開發公司承接被告廣西欽州某交易公司的某海域回填工程項目,工程驗收后被告尚欠工程款125.31萬元。因被告未履行付款義務,原告向欽南法院提起訴訟。又因被告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其唯一股東廣西某物流公司被法院判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二審終審后維持原判,判決生效后兩被告仍拒不履行,原告遂向欽南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信用懲戒顯威力 深挖線索破困局
2024年5月立案后,該院立即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然而,被執行人不僅對法律文書置若罔聞,還拒不申報財產。執行法官依法將兩公司納入失信“黑名單”并限制高消費。
案件陷入僵局時,申請執行人提供關鍵線索:案外人廣西某管理公司租賃被執行人場地,且租金轉入個人賬戶,疑似存在轉移財產的行為。經查證,執行法官火速向承租人送達裁定,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收取的租金,截斷了被執行人隱匿財產的渠道,并同步向被執行人發出《涉嫌拒執犯罪預告書》,嚴肅告知其轉移財產已觸犯刑法,若繼續規避執行,必將面臨刑事追責,讓法律的威嚴直抵被執行人內心。
拒執預告促履行 信用修復護發展
在“租金凍結+刑事追責”雙重壓力下,被執行人終于意識到法律紅線不可觸碰,主動聯系法院請求和解。在法院主持下,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當日,被執行人便全額支付 125萬余元工程款,這場長達數年的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案件執行完畢后,該院秉持 “懲戒不是目的,發展才是根本” 的理念,隨即解除對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措施,及時屏蔽失信信息,并協助其完成信用修復,為企業卸下 “失信包袱”,助其重新揚帆起航,真正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本案欽南法院通過“扣留租金+拒執犯罪預告”的剛柔并濟舉措,精準破解轉移財產型執行難題,既以高壓震懾倒逼被執行人主動履行,又以信用修復釋放企業再生動能,生動詮釋了“護法威”與“暖企心”的司法智慧。
轉自丨欽南法院
微信號:欽州中院
新浪微博:@欽風法影
<2025年第68期 總1352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