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邁向智能化、追求科技感的當下,電動汽車的隱藏式門把手成為眾多車企追求創新與突破的設計元素之一。
然而,在實際應用場景下隱藏門把手也有其風險隱患。機械部件的復雜化可能導致故障率上升,尤其在極端天氣環境或遭遇緊急情況下,低溫導致門把手卡頓、雨雪影響感應靈敏度,碰撞導致電控失效等問題時有發生,嚴重情況會直接影響到駕駛人和乘客的安全。
針對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開征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擬對隱藏式車門把手進行規范。新標準具體將從哪些方面加以明確規范?
《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中提到,擬從救援逃生角度,強化汽車車門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車輛起火等事故場景的安全邏輯:
增加機械或者斷電保護等安全冗余設計要求,保證斷電、碰撞等事故中車門系統能夠開啟,從而進行救援及逃生活動;
保證翻滾、墜落事故中,能夠防止門把手的誤作用,從而降低乘員跌落風險;
規范隱藏式車門內把手、應急式車門內把手易于識別的安全標志,保證標志可見性,從而降低乘員緊急情況下的逃生難度;
保證車門把手的結構強度,防止事故發生后門鎖操縱機構功能喪失。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隱藏門把手分為“杠桿式”和“電控彈出式”兩種類別。
“杠桿式”主要是通過物理杠桿原理,開門時將一端按壓,另一端會自動彈起。
“電控彈出式”主要是通過電力系統進行開關控制,車輛通電后在解鎖狀態下,通過內部的電機將門把手頂出,鎖車狀態下則會通過電機將其收回。
北京工作的游女士去年購入一臺新能源汽車,她告訴中國之聲,自己比較喜歡隱藏門把手科技感較強的設計。“整車的一體性上也比較美觀。有時候開車門容易刮到門把手,隱藏的設計也能減少一些剮蹭。我個人還挺喜歡這個設計的。”
記者咨詢北京某車企銷售人員,他告訴記者,目前新能源汽車隱藏門把手的設計相對成熟,車主無需過度擔心。“設計目的是降低風阻系數,可以電控也可以機械,都做過耐久實驗和抗寒實驗的,都已經非常成熟了。”
不過,近些年關于電動汽車隱藏門把手設計也同樣遭到不少車主的詬病。記者搜索社交平臺注意到,部分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表示,一方面在氣溫較低時會被凍住無法打開,另一方面遇到緊急情況時存在從外面打不開的風險,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
家住黑河的范先生告訴記者,黑河冬天冷的時候能到零下40℃,隱藏門把手被凍住打不開的情況時有發生。
實際使用過程中,隱藏門把手除了控制邏輯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外,在潛在逃生和應急救援等方面也存在風險。近年來,部分汽車事故案例中,隱藏式門把手、電動式門把手等新型車門把手的安全性能已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去年4月,山西運城一輛新能源汽車追尾后起火,碰撞造成電路中斷,門把手電動控制系統未能正常響應,車內人員疏散受到影響,最終導致傷亡情況。
山西省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指導員劉濤介紹,他們支隊上個月剛剛掛牌成立了“省級滅火救援專業隊新能源火災作戰分隊”,針對新能源方面事故的課題研究。“如果門把手對電子系統的依賴度太高,碰撞起火情況下更難打開門。煙進來之后,車內人慌亂情況下打不開門把手,造成短時間內沒辦法逃生。救援人員到場后,一是火包圍,二是門把手找不到拉不開,或者門變形卡住。”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副院長葛紅劍表示,當下的電動車市場,車企為了讓車更好看,同時創造更佳的風阻系數,普遍采取隱藏式門把手設計。優點是科技含量比較高,采用隱藏式門把手跟車身可以做成一體化減少風阻系數,可能對燃油車降低油耗,對電動汽車增加續航。但實際效果上來看,對能耗的節約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顯。
葛紅劍進一步介紹,把手本身的目的是便于開門,然而隱藏式門把手相比傳統門把手增加了很多元件,造價成本和維修成本也會更高。
“隱藏式門把手不像機械式門把手那樣結構簡單耐用,隱藏式門把手可能涉及的電器化程度更高更復雜,而且電器設備的故障率也比機械設備的要高,維修成本也會相對增高。可能還存在適用性問題,有時候一只手不是很容易打開。”
此次《要求》還提到了汽車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安裝要求、隱藏式車門內把手和應急式車門內把手的標志要求、電動式車門外把手的防夾要求與試驗方法、車門外把手和車門內把手的強度要求與試驗方法、電動式車門把手的動態試驗要求與試驗方法。
葛紅劍認為,現階段車企在隱藏式門把手的應用上“各自為營”,隨著《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推進,汽車門把手的設計或將轉向以安全為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