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1859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殖民地農場主托馬斯·奧斯汀放生了24只歐洲穴兔,開啟了一場長達百年的生態浩劫。這些看似無害的兔子,在沒有天敵、氣候溫和、土地平坦的澳洲迅速擴張,最終演變成全球最嚴重的哺乳動物入侵事件之一。
一個世紀以來,澳大利亞政府耗資超10億澳元,嘗試過病毒、圍欄、毒餌等六種方式圍剿野兔,均無果。
病毒失效、兔子抗藥、生態失衡,澳洲舉步維艱。而正是在病毒控制最關鍵的科研節點上,中國科研機構率先發現了“兔出血癥病毒”,為日后澳洲生物控制奠定基礎。這場跨越大陸的“兔疫戰爭”,將目光從南半球拉向中國實驗室,在災難中看見科研的光芒。
狂兔24只,咬穿了澳洲的地皮
1859年,維多利亞州吉朗鎮,農場主托馬斯·奧斯汀放生了24只從英國家鄉帶來的穴兔,目的只是為了打獵娛樂。
他當時無法預料,這些兔子將在短短十年內翻倍至百萬級,隨后橫掃整個澳洲。奧斯汀同時放生的還有72只鷓鴣和麻雀,但真正失控的,只有這24只兔子。
穴兔有兩個特性。第一,誘導排卵,交配即受孕;第二,產仔頻繁,一年最多生60只。而澳洲大地,土壤松軟,草本充足,幾乎是穴兔的天然樂園。
不到五十年,兔群蔓延至整個大陸,從最初的維多利亞州,擴散至新南威爾士、南澳、昆士蘭、西澳。擴張速度高達每年80英里,生態系統崩盤。
兔子挖洞導致草根裸露,引發土壤流失;啃食幼苗致林木絕收;破壞棲息地導致本土小型哺乳動物滅絕。澳大利亞的土地從牧場變成沙丘,原生生態幾近消亡。
1887年,新南威爾士政府設立2.5萬英鎊重金懸賞兔害解決方案,收到1456份建議,包括巴斯德提出的細菌控制。但無一奏效,兔子越剿越多。
1901年,澳洲政府設立“皇家調查委員會”,開始大規模研究生物控制。兔子成了國家級安全問題。生態災難疊加財政損耗,澳大利亞第一次在全國層面意識到這場災難的長期性。
到20世紀初,野兔數量突破3億只,而且呈爆炸式增長。農場主、牧民、環保組織、政府,都站在一條戰線,卻沒有人能打贏這場“兔子戰爭”。
越是戰線拉長,越是顯出戰法的笨重。澳洲政府接下來的六次圍剿,便成了教科書式的失敗案例。
10億澳元換來的六張白紙
第一次圍剿發生在20世紀初。澳洲政府修建了長達1800公里的兔子圍欄,耗資巨大,圍欄從昆士蘭南部一直延伸至西澳,覆蓋數百萬公頃。結果兔子不是跳過去,就是直接打洞鉆過去。
第二次嘗試使用毒餌,但兔子進化出避毒本能,大量無辜本地動物死亡,生態更加惡化。
1950年,澳洲引入兔粘液瘤病病毒(Myxoma Virus),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生物控制實驗。當時澳洲醫生將病毒注射進兩只兔子體內,病毒通過蚊子傳播,迅速席卷大陸。90%以上兔子死亡,生態壓力驟減。
但五年后,病毒毒性開始下降。兔子種群中的免疫型個體迅速繁殖。到1960年代中期,野兔數量回升,澳洲再度陷入危機。
1990年代,政府引進兔出血癥病毒(RHDV),該病毒源于1984年中國江蘇的首次爆發,被證明在48小時內致死率極高。病毒傳播初期效果顯著,但和粘液瘤病毒一樣,隨著時間推移,病毒變異、兔子免疫力增強,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2010年,法國報告了兔出血癥病毒的新型變異株RHDV2,并在歐洲迅速傳播。澳洲科學界嘗試引進RHDV2,但效果依舊不及預期。澳洲政府在幾十年內累計投入超過10億澳元,圍剿嘗試六次,均告失敗。
每一輪失敗,不只是財政虧空,更是生態潰爛加深。澳洲本土植物群落幾近滅絕,小型袋鼠等特有物種被迫遷移或直接滅絕,部分區域生態系統難以恢復。
起源在江蘇,科研撐起兔戰大后方
1984年,中國江蘇首次發現一種全新病毒,兔出血癥病毒(RHDV),迅速引起科研警覺。經檢驗證實,該病毒在感染后48小時內可引發肝臟出血,致死率接近100%。病毒的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使其被中國科研團隊列為重要研究對象。
中國科學家在病毒結構、免疫機制、傳播路徑等領域進行系統研究,為后續全球使用RHDV作為生物防控武器提供了基礎數據和樣本模型。1986年,RHDV傳入歐洲;1990年代傳入英國;1996年起,澳大利亞政府考慮在本土投放。
澳大利亞的病毒使用方案在本國科研體系支撐不足的背景下,極度依賴早期病毒文獻。而相關病毒毒株的基因測序、傳播機制報告、免疫抗性趨勢,全都建立在中國科研機構1980-1990年代的原始實驗數據之上。
中國并未直接主導RHDV2的投放或傳播控制,但其在病毒起源、基礎研究、臨床數據歸檔等方面的科研基礎,為澳洲后續使用病毒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數據支持與模型參考。
從1984年發現病毒起,中國的科研輸出影響了歐洲與澳洲三十年的兔害戰局。這種影響不是“救火隊式”的介入,而是“防火墻式”的根基夯實。基礎科研是全球生態防御系統中最穩固的一塊磚。
至今,中國在病毒樣本庫保存、演化鏈記錄、疫苗研發等方面保持全球領先。這不是輸出病毒控制手段,而是輸出科學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澳大利亞兔災的生態史學思考-光明網-2020-06-01
關于在1859年帶了一群兔子到澳大利亞這件“小事”-科普中國-2023-02-23
醫生給兩只小兔打了病毒,沒想到全國90%以上的兔子很快都死了-萬物雜志-2021-04-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