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田埂上,盯著天陰沉著臉——五月的廣東,太陽和暴雨竟像吵架的兩口子,說打就打。陽江晌午還曬得人冒油,轉眼天邊烏泱泱壓來云,碗大的雨點砸在曬谷場上,半畝地干渴的禾苗還沒喝夠,隔壁坡地卻積起了沒過腳踝的水。
更怪的是廈門,集美區(qū)的雨跟漏了似的,8小時灌下140毫米,漳州老阿婆看著自家門前的“小河”直嘆氣:“這雨咋跟長了腿似的,專往一處鉆?
”冷渦這次南下忒狠了,山西內(nèi)蒙古五月飄雪,北京冷得穿起薄外套,東北夜里直逼0度,本該北上的暴雨帶被生生壓回華南。暖濕氣流也不爭氣,軟綿綿的沖不動,只能在廣西廣東福建這些地兒“扎堆炸”,氣象上管這叫暖區(qū)暴雨,預報員都說像猜謎,難琢磨。珠海7號凌晨那場雨最揪心,小塊暴雨回波賴著不走,早高峰路上全是淌水的鞋,海水卷著龍卷風在近海打轉,老漁民直搖頭:“半輩子沒見過五月天這么鬧騰。
”眼瞅著冷渦要走,暖濕氣流剛想舒展下身子,更強的冷渦又帶著干冷空氣從北邊沖下來了。8號開始,暴雨區(qū)要往湖南江西挪,副熱帶高壓一推,華南江南的濕氣突然變猛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這片兒,眼看要連成一片暴雨帶。
可北邊的渤海氣旋、南邊的江淮氣旋又要“碰頭”,京津冀的朋友犯難了:這雨到底下北京還是天津?
傍晚下班能躲開不?江浙滬的鄉(xiāng)親們盼雨盼得眼睛都綠了,3月到現(xiàn)在雨少得可憐,南京4月才下5.4毫米雨,比新疆還干,田里的裂縫能塞進手指頭。
這場雨本該是“救命水”,偏帶著9級大風,樹枝子吹得嘩嘩響,晚高峰趕上暴雨,放學的孩子、下班的工人,誰不擔心路上堵成“粥”?更愁人的是雨分布不均,有的地兒能解旱,有的地兒積水成災,老天爺這“偏心眼”,讓咱咋準備才好?
華南的雨眼看要歇口氣,河南陜西卻懸著心——北邊高溫跟著來了,地里的莊稼曬得打蔫,旱情還得熬,澆水的管子夠不夠?
機井的水足不足?老輩人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如今五月天像開了鍋,冷渦暖濕氣流來回掐架,咱種地的,真是得把天氣預報當“家常飯”,一天不看心里慌。
我瞅著這天氣啊,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可咱莊稼人的法子得靈活——該排水的趕緊挖溝渠,該抗旱的趁早囤水源,老天爺?shù)钠怆y猜,咱手頭的活計可不能亂。這場跨了大半個中國的風雨,暴露出個理兒:天氣越來越愛“折騰”,咱對老天爺?shù)拈T道,還得摸得更透些。
往后的日子,華南的暴雨、北方的高溫,怕是還會耍耍性子,可只要咱提前防著、盯著、準備著,再難的天,也誤不了咱過日子的盼頭。
就是不知道,下一回老天爺又要出啥新“考題”,咱種地的,可得攢足了本事接招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